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新闻中心 >> 新视角 >> 正文
刘玉来:临写《兰亭序》点滴(上)
更新时间:2014年02月25日    来源:美术圈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    虎口执笔法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之作,学习书法必须学习〈兰亭序〉,这是不可绕过的一关。〈兰亭序〉具有崇高而独特的审美价值,为此必然有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孟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兰亭序》首先应该了解书写它的工具,因为《兰亭序》的产生与书写它的工具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着作品的形态一定与生产它的工具息息相关的思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临摹所使用什么类型的笔。如此类推,可知,只有使用与王羲之大致相同的笔、纸、墨,才可能临摹出近似于《兰亭序》外在形态、内在精神、独特意蕴的作品来。这当是合乎逻辑的。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兰亭序》摹本有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临摹的三个。这三个产生唐代的摹本最高的体现了原帖的精神和外貌。其中又以冯承素的钩填本最接近原本。故此我们谈《兰亭序》的审美和外在形态也便锁定在冯本上。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书法是以硬毫书写的,这是有考证作根据的,此处不多论。为此临摹当选用纯狼毫或七紫三羊毫,根据兰亭序的摹本字体大小,(笔者曾与老书家探讨过)笔的大小以小楷或中楷为佳。这也是因为《兰亭序》那个时代的字体大都趋于消瘦型所致。无论中楷还是小楷都要挑选笔肚适中者,这样可以多储墨又灵活。初临写可较原字略大,到初步掌握后则力求尽量忠于原帖。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放大临写,此时要换大楷笔。所用纸在吸水上最好要处于生熟宣之间,即吸水适中。熟宣书写因为吸水太差,不宜体现笔墨的味道,吸水过大的生宣,笔刚沾纸又会将墨吸尽,造成洇一片的现象。而将墨调得过稠,又容易凝滞拉不开笔。为此要选中性偏吸水小的为好。,纸面也不要太粗糙。墨要研得滋润,以笔在纸上缓行不洇不滞为佳。如果墨太稀,笔蘸纸即洇只好加速,如此则造成许多形态尚未表现出,字体为之变形,笔道也虚而不实。总之调墨是件大事,许多习书法者问题都是发生在这个地方而影响了进步。

    书法的力度是通过点划表现出的,《兰亭序》中的每笔无论细瘦、肥硕、长短、方曲、点提、顿挫,都需表现出一种遒劲的力度,而这种力度表现在笔画外观上,要呈现一种浑圆。这种浑圆中既要体现出含蓄的力度,又要具有灵秀的体态美。这种笔画外在用墨用笔表象上要浓重厚实无飞白,力量要坚实而不外露。为此要求用笔一定要舒缓均匀,下压力也要平稳,流程不能忽快忽慢,忽起忽落。否则就会造成书写的线条缺少浑圆的味道。所以一切以适中为好,做到恰到好处,体现笔画的流畅。过快则飘虚,过慢则呆板。这都需书者在临写中逐渐体会总结,要做到流畅并非快速,舒缓并非凝滞,绝非易事。可以说,遒劲秀美是追求的目的,而舒缓不凝滞是用笔的法则。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2   鹅头执笔法 

    书者在书写时要达到既灵活又能将力送到笔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执笔方法,否则不得其法虽学几十年亦无所得,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倘掌握了正确的执笔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见效很快。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十五岁开始学书法,学了十年,由于没有正确的执笔方法,致使下笔不能平直。及至后来不断研习执笔之法,才使书艺大进;清康有为也是初学书法苦无所得,后来细心揣摩书法家朱九江先生执笔,书艺猛增一日千里。足见,学书不知执笔法不会有大的进展。正确的执笔法有两种。一种为虎口法。(图1)此种方法是把笔管竖立在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端间,中指的甲肉连接处与无名指的指甲上。再将小指紧贴无名指下(小指不挨笔管),所有手指骨节向外凸,同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虎口呈圆形,掌心虚空。一种为鹅头法,(图2)此种方法是将笔管立于大拇指尖端和食指靠第一骨节处,中指尖向内钩着笔管,并使中指中节对着大拇指尖,无名指指甲甲肉向外顶着笔管,小指与无名指紧贴,虎口状为椭圆形。因食指高举状似鹅头,故以得名。具体如何把握要领,前人大体总结出如下几点:执笔力度不可太松,太松会造成笔管飘忽不定,太紧又会把力量大多集中在笔管上,防止了向下力的作用,因此以力量适中为好;握笔管的手指以尖着笔,除大拇指外,其它指并拢,手形要保持掌心空,不可实;手掌要竖起,不可与手腕相平,如此手腕方灵活自如,所有手指才能比较均匀的用上力;手腕背面与纸面平行,使笔管微向后仰,以利于用笔时逆入平出。

    书写中必须要笔笔到位,点线方能够坚实不虚。所谓到位并非只说笔到,而是强调笔到力到。因为既然书写出了,笔的轨迹实际已经到位了,但是笔的轨迹有时纵然出现了,却不见得能把应有的力送到位。为此力未送到的地方就产生了虚而不实的视觉效果。比如竖左挑够,如果书写钩时是凭了笔毛本身的弹力,或在挑钩时突然加快了速度,那么这个钩的轨迹虽然存在,但一定会显得不坚实,力度感不强,呈现出虚空的形态。要达到坚实不虚的感觉效果,必须把力均匀的送到每一个部位。像上面说的竖钩挑,当写这个钩时,力量要像写竖时一样坚挺,不松懈,笔要原速的送到钩的尖。虽然钩的尾端尖面细,但用的力并不弱,只是在提按时高度产生了变化而已。提笔时笔毛沾纸面积虽小了,但力量并不能松弛减弱。也就是说要笔笔把力送到位,如此才能做到书写出的轨迹与力同步,轨迹产生的视觉效果才能实而不虚。为此在书写过程中,当笔落在纸上时,要做出以锥划沙的形态,用心去体会笔在纸上前行受阻的感觉。

                             北京艺术研究所  刘玉来  2014,1,9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