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新闻中心 >> 新视角 >> 正文
当代书法人格精神的重建--2008中国书法金陵论坛特邀论文
更新时间:2008年12月29日    来源:国家美术网

    “书法艺术要有时代精神”,更要有“人格精神”,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命题。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其实就是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精神;书法艺术的人格精神,其实就是书法艺术个性化的道德境界。

    人们常说,时代在变迁,审美在转移,中国现代的书法艺术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动荡。回眸书法史发展历程,其实,是一个审美人格重建的自觉史。中国书法史的审美意识的转型与自觉,大抵可梳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汉代到唐代,二、是从宋代到明代,三、是从清代到民国,四、是1978年至今。

    第一阶段,是以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中庸”、“和谐”为内核,并偏于汉唐的壮美气。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1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强调情理统一,又注重理性的阶段。”2也及李先生论述的:“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这一阶段,从形式到内容得到了严格的规范。若从姊妹艺术的唐诗中可以看到,气势磅礴,音律对仗工整,严格规范。

    第二阶段,是儒、道思想兼修的阶段,审美精神转型,由偏于壮美转移到偏于优美,以丑为美,打破了均匀的和谐之美,倡导反中和的狂狷的创作风气。正如宋民先生所论的:“这是一个以情为主的阶段,从艺术本质观,艺术规律论中再现与表现、状物与抒情、形与神、意与法、天资与功夫的结构关系看……第二阶段重主观、主体、表现、抒情、强调神、无意、无法、无资。”这一阶段,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重情尚性。应该说,审美由艺的功能转向人的内在精神3人伦的自觉,强调个性的解放,张扬自我,也及论著所言的“书如其人”。

   第三阶段,是有清一代,异族统治下的汉文化,审美精神两次转变,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清代统治者又重新强调了“中和之美”的审美思想。当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生发,古典主义书风行将终结,随着中国社会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结束,一种新形的审美理念渐在生发。

   第四阶段,是当代书法,是多元而散乱的一个书风时期:创作方法多样化,创作形式多样性,个人风格突出化。审美原则的主体精神也已宽泛化和多角化。然而不管怎样,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块土壤、环境、氛围。因此,我们要直面时代,探求它的时代精神与艺术本源。

     本文主要是探讨第四阶段,也即当代书法艺术中的人格蕴涵的或缺问题与重建问题。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也即中国哲学精神的:“生生之德”的精神,书法是最能阐释中国哲学精神的典范形式,中国人的生命精神在书法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因此,有学者认为,书法,本质上是一种写意的哲学艺术。中国的艺术是以“天人合一”为其本质特性的,因而,重视人性的生命情怀就成为书法的一个最为本质的特性,因为这一特性的内在构成,必然决定了中国书法的写意情性的美学意趣。中国书法是建立在人的生命情怀中的一种哲学的体现。如哲学中的“虚”的意念,早在《易经》中就有所反映,到后来的老庄、孔孟,儒道中有其深入的论述:如儒家的虚心,道家的虚静。当然,这只是书法写意的一个方面。其实,书法审美中,一千余年来,对书法人格精神的检视是最为主要、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在谈当代书法的时代精神时,当代书法的艺术“成就”时,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高度,来检视它的传统美学精神中哲学的自觉,和书法艺术时代审美转型的生命精神中人格蕴涵的厘定。

     书法的时代精神,它不是一个政治口号,更不是政治的附庸,当然,它离不开政治环境的。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书法有时与它们是重叠的,有时是出入的。关于这点,如西中文先生所说:“书法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可以从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背景中找到根源”。4近三十年来,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是迅猛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无法可比的。书坛的所谓流派也是宗派林立,错综复杂,有“现代书派”、“纯传统派”,“前卫派”、“前卫书风派”,“书法新古典主义派”、“流行书风派”,真是不一而足。有人认为它是,书法史上的一次“文艺复兴”运动。这有夸大之虞。各种流派,作为一种当代的书法艺术创作思潮,它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生发的,它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有其合理性。当然,这合理性不是指它创作本身的合理性,而是指它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这一种现象。

     当代的书法理论工作者,他们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关注和着眼点,基本上也仅停留在“笔法”、“墨法”、“章法”三法上。当然,这三法是中国书法一个永远的课题。在审美上,就美学范畴而言;什么阳刚美、阴柔美,雄强美、质朴美,豪放美、稚拙美等等。而少有切入中国哲学中对人的生命情怀,人格底蕴的探讨与寻绎。笔者四年前,在拙作“上善若水、故几于道——评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的人格底蕴”一文,为近年来的书法从人格蕴涵方面的理论检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知道,中国哲学的美学思想在文艺论方面历来都是从大文化的语境中去探寻艺术哲学与生命哲学,因此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检视,从人格精神方面去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书法“内美”精神的提高,和又一个书法黄金时代的到来提供书法审美的自觉与自为,对那些当代所谓的书法“大师”起到警醒的作用,鉴往知来。

下一页
本文共 3 页,第  [1]  [2]  [3]  页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