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回顾 >> 正文
家人弟子呼吁:不宜“戏说张大千”
更新时间:2007年09月27日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昨日是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开馆十五周年纪念日。来自上海、西安、成都等地的张大千大风堂数十门人及张大千家属,齐聚在此举行中秋笔会,挥毫泼墨,以此完成对张大千先生的缅怀追思。与此同时,内江张大千纪念馆文化艺术中心正式揭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大千家属及众弟子慎重表明,目前,国内对于张大千先生的研究还略显薄弱,这种研究应态度严谨,“打着大千旗号,以虚构、失实乃至丑化的方式阐述先生的行为,皆不可取。”

  遗憾 高龄弟子忽染小恙未能成行

  近年来,随着“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打造,大千先生成为内江最响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内江大风堂中秋笔会,吸引了大千先生远在上海、西安、成都等地的数十弟子,目前在世的先生子侄辈中年龄最高的张心义,也率家属前来。笔会上,一时间群贤聚集。遗憾的是,本欲要前来参加笔会、现年94岁的大千先生入室弟子龙国屏先生,因临行前身体忽染小恙未能成行,他托人转达了自己的歉意。

  精彩 张晏两大师弟子同台献艺

  昨日中秋笔会上精彩不断。让人叫绝的则是张大千先生第一代弟子王永年先生,与同是内江人、现年106岁高龄、有着“老画仙”之称的晏济元先生第一代弟子韩德云先生的同台献艺。只见王永年先生,大处着墨,随意挥洒间,曲折遒劲的腊梅当即跃然纸上,随后稍加修饰,腊梅之上随即梅花朵朵,凌然傲雪。而韩德云先生则笔走清淡,着墨处看似无痕,但一丛兰花,却簇拥而出,俨然芳香四溢。随后,包括大千先生的再传弟子以及内江本土书画好手们纷纷等台献技,一时间,笔会上翰墨飘香。

  呼吁 欢迎研究但不宜“戏说”

  昨日笔会上,来自上海的大千先生再传弟子,以叠彩山水创新大千先生手法的沈舜安指出,目前大陆对张大千的研究,还显得薄弱,但与此同时,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却以虚构、失实乃至丑化先生的方式,将书画大家进行丑化,如此“戏说”,实在不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沈舜安表示,当某电视剧以张大千为原型进行创作时,其间多有对史实不尊重,对此,作为大千先生再传弟子,沈舜安当即与张大千先生女儿张心庆取得联系,并在该事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与此同时,沈舜安还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收取张大千先生史料,“大千先生的生活照,我已收集上千张,此外还有大量音像资料。所有资料全免费对有志于研究大千先生的人开放。”而大千先生侄子张心义则向记者表示,“以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来研究张大千,我们非常欢迎。但以不负责的态度,甚至以此牟利,我们肯定会反对。”

  相关链接

  张大千小传

  张大千(1899~1983),出生于四川内江。原名张正权,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上世纪30年代,与北方大画家溥儒 (心畲)齐名,被称为中国画苑的“南张北溥”。徐悲鸿曾盛赞其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耗时三年临摹石窟壁画,并将敦煌艺术宝库传播到全世界。1949年后,张大千旅居国外,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1953年,张大千来到南美,为不使名画落到外国人手中,他低价把所藏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等卖给国家文物局,使国宝回到了祖国。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