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新闻 >> 正文
菊飘香 绣传情 古吴绣皇精品刺绣展
更新时间:2011年10月14日    来源:本站原创

    起至10月10日于新光文苑举办“菊飘香,绣传情——新光天地第二届菊花展暨古吴绣皇精品刺绣展”活动,中国传统民族工艺——手工刺绣与名花菊花的精巧搭配,江南小桥流水,精致优雅的青屋黛瓦,充满文化特色的休憩空间。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传统的菊,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为多少文人雅士所倾倒,无数咏菊名句更是留芳千古,一秀万年;苏绣,二千多年前,传承于烟雨江南的古老民间艺术,由十万绣娘,纤纤玉手,一针一线,潜心勾画的最古老的奢侈品,于闹市中展示以中国式的,唯美的、细腻的情感,柔美、婉约得令人震撼。
置身在这充满活力、繁华的商品化都市中,各色艺术充盈着每一条视觉神经,转身时于喧嚣中寻找那份专属于古老的传统的艺术之美……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张菊卡,一段祝词,将心愿挂在“愿望菊”上,秋菊佳色,灼灼其华,品菊、摄菊,手绣,赏绣。
 
活动期间,凡客人将菊花主题或刺绣题材的摄影作品张贴于展示墙上,均可获赠精致礼品一份。同时,爱绣者可在专业绣娘的指导下动手体验刺绣乐趣,作品经由吴绣皇专柜后期精致处理后将送给顾客。

资料
苏绣文化
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现今的苏州市吴中区、高新区)一带,苏州滨临太湖,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苏绣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1956年苏州虎丘塔发掘的4块宋代刺绣经帙,运用平针、铺针、接针、施毛针等多种针法刺绣的花草图案,色彩鲜明,古朴大方。可见苏州刺绣品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不但针法丰富多彩,而且已经广泛应用。宋代以后,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绘画与刺绣互相影响,促使刺绣技艺竞相媲美,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平。
据记载,当时苏州有一条“绣线巷”,集中了不少专门为刺绣制作花线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种色泽的花线,加上每色区分各种深浅层次,合计达700种之多,真是万紫千红各色俱全了。历史上的苏州一带,专门有一种称作“绣娘”的职业,从事富裕人家女儿的刺绣教习。她们不仅要刺绣自己的嫁妆,并且要制作很多带有刺绣的工艺品(如荷包、汗巾之类),以便出嫁时送给男方的亲友。因此,绣花也就成为衡量新娘心灵手巧的一个标准。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创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明清之际,在上海“顾绣”的推动下,使苏绣的风格与技法日臻完美,具有用色和谐文静,不露生硬跳动痕迹,行针平匀熨贴,毫无参差之处。乾隆时所修《上海县志》载:“苏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小民亦习糊口,略与纺织等。其法劈丝为之,针细如毫发”。那时苏州,上海等地凡经销刺绣品的商店都叫顾绣庄,苏州有“绣市”之称,并涌现了一批名家,如:蔡群秀、沈英、朱心柏、沈寿等,其中以沈寿最著名。沈寿,江苏吴县人,她7岁弄针,8岁学绣,终年48岁。曾任清末工商部工艺局绣工科的总教习。沈寿继承传统并吸收日本绣法和西洋画、照片的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和立体感,自称“仿真绣”,人们称它为“美术绣”。她的作品如《意大利皇后爱丽娜肖像》、《英国女皇肖像》、《基督受难图》等,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她在《雪宦绣谱》中自述:“我针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学焉,长而习焉,旧法而已。既悟绣以象物,物自有真,当放真,既见欧人铅油之画,本于摄影,形生于光,光有阴阳,当辨阴阳,潜神凝虑,以新意运旧法,淅有得。”沈寿的学生著名艺人金静芬,在继承前辈运针绣艺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发展与创造。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二钗等。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刺绣佳作,皆名垂一时。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丹阳正则女职中绣工科主任杨守玉,始创了纵横交叉、长短不一、分层重叠的“乱针绣”丰富与提高了苏绣艺术的表现能力。
解放后,苏绣艺人发扬传统不断创新,名艺人顾文霞、李娥英(均系金静芬学生)等继承了苏绣优良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艺更是娴熟,绣品具有新意,并为培养新中国刺绣作出了可喜的贡献。1956年顾文霞的绣作《猫》在英国伦敦的展出,以及她本人在伦敦所作的技术表演,轰动了当时的英伦三岛。
苏州市政府于1957年成立了中国苏州刺绣研究所,是苏州市外事旅游定点单位。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先后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第五十六届波兹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等等。苏绣艺术精品,曾八十余次作为国家元首级礼品赠送国外,先后到过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苏州1958年创建了苏州刺绣厂。苏州刺绣厂共得主要奖项八十余次,苏绣欣赏品和苏绣日用品一直保持着国优称号、省优称号。独创了双面三异绣,最先订制了具有国际标准的《苏绣精品标准》,确保了刺绣艺术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苏绣是中国传统刺绣门类中的顶尖,在过去掌握它繁复的技巧往往要毕尽一个女子终生的精力。由于师承不间断,技艺不僵化,市场有需求,苏绣这份人类遗产不仅得以保留,更在进一步发展。
当今天苏绣林中“古吴绣皇”鹤立鸡群,以艺术产业化作为企业发展目标,并最终规范整个刺绣行业。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