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民间美术 >> 民间艺人 >> 正文
泥塑代表我的心:泥塑奇人刘贵忠走过的艺术路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08日    来源:今晚报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不善言辞,忠厚中透着谦逊和执著,这是刘贵忠给人的第一感觉。刘贵忠现在的身份虽然只是水泥公司一名普通工人,但早在十多年前,他的泥塑作品在香港展出时就被名家争相收藏,《大公报》、《成报》突出报道,被誉为泥塑界的奇人。 
    他的一件件精妙艺术作品将他推上泥塑艺术家的殿堂。冯骥才在大树画馆收藏刘贵忠作品时评价说:“刘贵忠的作品富有生命的力度和质感。” 

    泥塑代表我的心 
    艺术作品代表艺术家的心声,艺术作品为生活之再现。刘贵忠将自己最深挚的情感和对生活深切的记忆与感悟全部投入到泥塑创作中。他至今仍住在一所50多平方米的小单元房里,但物质上的贫匮并没能阻挠他攀登泥塑艺术的高峰。他不善言辞,甚至可以说不理世事,但看过他泥塑作品的人无不被其丰富的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所征服。 
    在他的工作台上放着一件尚未完成的泥塑作品。刘贵忠轻轻揭掉裹在最外层的塑料布,又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揭掉裹在泥塑上的湿布,露出一尊栩栩如生的伟人邓小平半身像。塑像中的小平笑态可掬,好像正在和自己的小孙子孙女开心地享受天伦之乐。刘贵忠介绍说,这件作品已经做了半年多,仍没有完成,塑像将力求准确地表现邓小平退休后的平凡和慈祥的一个侧面。“在所有的伟人像中,邓小平的像是最难的,尤其是笑态,”但出于对伟人的无限崇敬,刘贵忠说:“我将竭尽我的全力,把这个塑像做好。” 
    只见刘贵忠拿起手边的小雕刻刀在泥塑上轻轻划过,这边压下去一点,那边再抹两刀,人物脸上的肌肉马上变得有了生命的光泽和质感。经过他手修改过的地方皮肉仿佛马上要跳动起来,衣服褶皱也似乎有了生命,要迎风飘动一般。一边端详一边偶尔刻画几下,刘贵忠似乎忘掉了周边事物的存在。一张嘴闭得紧紧的,屏住呼吸专注于塑刀在那团泥上滑动。但见每次当刻刀离开塑像的时候刘贵忠才轻轻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又有了满意的进展。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兴趣到艺术追求 
    今年49岁的刘贵忠从小痴迷捏泥人,但将捏泥人提高到艺术的层次则是1984年开始的,那年刘贵忠26岁。当时的刘贵忠由于没有学过人物造型和人体结构,他捏泥塑只能对照真人一点一点摸索仿制。除此之外,最大的奢侈就是到解放路的艺术博物馆看看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当时博物馆规定只能看,不能拍照,刘贵忠只能看后把人物的结构在脑子里记下来,回去之后根据自己的回忆一点一点仿制出来。可是,光凭脑子记毕竟一知半解,难以掌握泥塑的神韵和真谛。 
    然而,他已经入迷成痴,泥塑已经控制了他的身体和意念。犹豫再三,一天,刘贵忠终于忍不住偷偷带了一小块泥来到博物馆。趁工作人员不注意,他就从口袋里拿出小泥团,照着展馆里的泥人捏了起来。由于时间很紧,再加上偷着捏,难免慌张,刘贵忠只能捏出个大概形状,然后在自己觉得难以掌握的地方多下些工夫,但是这已经让他很满足了。有了参照和具体形象,刘贵忠在模仿中渐渐领悟到捏泥人的艺术要旨。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尝到了甜头的刘贵忠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带着泥到博物馆模仿,时间也越来越长,做得越来越仔细。但奇怪的是,一次也没有被抓住过。为此,刘贵忠没少暗自庆幸。终于有一天,正当刘贵忠捏得聚精会神的时候,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坐着捏吧。”刘贵忠大吃一惊,手里的泥塑差点掉到地上。回头一看,管理员正笑盈盈地站在他的旁边,而他的身后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摆了一张凳子。 
    原来博物馆的管理员早就知道他在偷着复制泥人,暗中看到刘贵忠捏的泥人越来越好,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好学的小伙子。从此,刘贵忠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博物馆模仿学习了。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经过多年的探索,刘贵忠对于捏泥人很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心得。1986年,经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当时泥人张工作室的高级美术工艺师孙荣生,也有幸得以到泥人张工作室现场观看泥人张的真正制作过程。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别人是怎么做泥人。 
    对名家的学习带着这个年轻的水泥工人走进了艺术的殿堂。从此,他捏泥人不再是捏着玩,而是把泥塑作为他对生活的复原、表现、升华的一种手段。很快,他不仅在天津市获大奖,而且被请到香港参展。《大公报》、《成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作品奇货可居。而对他来说,这些并没改变自己对生活和对艺术的追求,仍然没日没夜地埋头于泥塑。水泥厂领导也为他的艺术成就而高兴,在工会给他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室,他就住在里面,这一捏就是七八年。

    让艺术回到生活中 
    200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刘贵忠带着块泥来到了鼓楼。这次,他不是让专家而是让市民、游客来检验自己的艺术水准。 
    在鼓楼闯出了名气,2005年6月,刘贵忠只身勇闯北京潘家园。一天,他看到一个年轻人正为一个韩国人捏像,可是怎么捏也捏不好,忍不住手痒起来,得到许可后,他从年轻人手里接过已经捏了一半的泥像捏了起来。手指和工具齐上,几下下去,游客的特征就显现出来,背后便有人叫好。不到一个小时,泥像已经捏成。面对栩栩如生的泥像,韩国游客满意地掏出了1000元。刘贵忠分文未取,全部给了原来捏像的年轻人,而那个年轻人则成了他的学生。 
    在北京呆了两个来月,假期结束后刘贵忠又返回天津。这时不仅兜里鼓了起来,而且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光临给了他充分的自信心。他真切地感受到,天津、北京,对刘贵忠的考验他通过了。 
    一天,一位70多岁满头白发的长者经过几天的观察后终于走到刘贵忠的摊子前要求为一位故人捏像,刘贵忠无法拒绝老人恳切的眼光。几天后,老人看过泥塑后,拿出了两个精致的泥塑工具坚持要送给刘贵忠。原来,这位老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把珍藏多年的工具赠送给刘贵忠一是为了表示感谢,二是给这两件珍贵的工具找个更合适的主人。但刘贵忠觉得受不起,更不能掠人所爱,婉言谢绝了老人的好意。 
    几十年来,刘贵忠潜心钻研,博采众长,传承发扬,形成独特抟泥技法,其创作技法可谓心手相应,炉火纯青,其作品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刘贵忠捏泥人从下而上,由里到外,搓搓捏捏就成形,敲敲拍拍就有面,一扢一捋就有纹,一扳一扭就有势,痛快淋漓,落手无悔,洒脱自如,一气呵成。
    刘贵忠用自己独具的艺术慧眼,以泥巴为载体,将他久蓄心底而又呼之欲出的形象,用双手去捏揉,用雕刀去刻画,用心灵去滋润。就这样,一件件形神兼备、意趣横生的作品脱颖而出,博得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泥土因艺术而有了生命 
    刘贵忠摆摊为游客捏泥像,然而他真正创作的作品很多人收藏,却没有人是拿钱买的。每一个创作的作品,都凝聚了刘贵忠数月甚至一两年的功夫,他“舍不得卖”。当年为了创作周恩来总理的塑像,他达到了“入魔”的境界。一天夜里,他梦见周总理用一只手拉住自己:“你为我塑像辛苦啦!”他一激动,从床上摔了下来,腿磕到立柜的角上磕了一个大口子。就这样,先后经过4次创作,历时一年半才最终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一拿出来就受到周邓纪念馆的好评并予以收藏。 
    到了今天,几乎刘贵忠身边所有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家里都有一两件他的作品。朋友到他家里串门,看见他摆在家里的作品,只要喜欢,刘贵忠会大方地摆摆手让对方拿走。这么多年过去了,究竟这样送出了多少件作品他自己早已经记不清了。 
    现在,刘贵忠的创作不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作品也已形成了不同的系列。比如,彩绘仕女系列,名人系列,老天津卫形象系列等等。 
    最近,除了伟人邓小平塑像外,他正在进行一组新的泥人创作。目前这个创作尝试已经成功。这组作品大约要做30余件,把泥塑和奇石相结合进行主题创作。这种新的创作形式,在中国泥塑史上还绝无仅有。这组泥塑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之中,准备2008年与奇石收藏家共同推出整组作品。
    刘贵忠的泥塑之美在于巧妙的构思与创意。比如他作品中的老天津卫系列,反映的是天津的人,是天津的事。像《奶奶烙饼》、《吹糖人》、《包车工》、《耳朵挂小孩子》、《吞铁球》、《吞宝剑》等,都来自于他对童年时天津卫生活的记忆。这些人、这些事是天津独有的,又是那个时代独有的,既反映出时代气息,又渗透着作者的内心世界,浸润着一种令人震撼的拙朴之大美。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