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红楼艺苑 >> 细品红楼 >> 正文
《红楼梦》人物分析:正邪两赋贾雨村
更新时间:2009年06月16日    来源:国家美术网

贾雨村并不是红楼梦里的主要角色。但这个人物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通过攀附贾家获得飞黄腾达的机会,根据脂批,八十回后,他也有陷害贾家于不义,最终遭祸的文字。平儿是红楼梦里最温柔、善良、贤慧、开明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女儿,对贾雨村无比的厌恶,竟然斥之为"饿不死的野杂种"。可见此人在众人眼里的形象已经卑劣到什么地步。

本文将要讨论这样的几个问题:贾雨村这个形象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代表人物,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要告诉我们什么,从贾雨村身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普遍存在还是另有深意?尤其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是贾雨村性情与为人转变的重大情节,曹雪芹为什么这样写这个人物?雪芹究竟要说明什么?

一、性情中人贾雨村

红楼梦里的男人,如果只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不忍睹"。还好有个贾宝玉,尽管是个只认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浪荡公子,还好,多少为男人挽回一点颜面。从袭世职的贾赦到为官的贾政,从任族长的贾珍到第四代孙的贾蓉,再加上贾琏、贾蔷、薛蟠一干人等,个个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生活糜烂,精神颓废,没一个好东西。

贾雨村是众多男性角色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他并非贾府中人,但作者对他的描写却是非常全面,非常到位的。在葫芦庙里的贾雨村,或者"葫芦案"之前的贾雨村,至少是个很正派的性情中人。

贾雨村的出身并不低贱,祖上也是"诗书仕宦之族", "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正是一个家族没落,正欲重新起兴的阶段。这似乎同"烈火烹油"之盛的贾府,正好相反。

作为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儒生,贾雨村并没有消沉,他心怀高远,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正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时飞正是雨村的表字。

同时,贾雨村又是个重情义,通人情的人。在雨村落魄的时期,最希望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此时给他最大支持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甄士隐,一个是娇杏。如果说甄士隐是慧眼识英雄,资助雨村进京赶考,那么娇杏对他的支持更大,娇杏给与的是一种精神的鼓励和慰籍,使得雨村在内心最困苦,最孤寂的时刻,得到美人的芳心。这无疑给凄苦落魄的雨村打了一针兴奋剂,更激励了他的信念和向上的决心。所以,甄士隐的资助仅仅是物质上的,而娇杏的回眸却是精神上的,她对雨村的鼓舞更具意义。

这里有个问题:娇杏为什么回眸?她是对雨村起意还是无意识的自为呢?第一回特意在回目中点出:"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断场景写的非常传神。看雪芹如何落笔: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 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红楼梦 第二回》)

雨村魁伟的身材,不凡的相貌,深深吸引了娇杏。尽管作为丫鬟应该"回避",但不免还是在想此人是谁。基本判定就是贾雨村后,得出的结论是"必非久困之人"。可见,娇杏对雨村已经有了几分好感和期待。如此想来,就不免"回头两次"。在中国传统社会,男女之间的私情是不方便直接表露的,至少这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许的,娇杏依然表达了自己对雨村的倾慕。这又怎能不使雨村"狂喜"?

一般认为,娇杏并无意于雨村,只是风尘中的雨村自作多情。人越是在艰难窘困不为人识的情况下,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越把别人的举动理解为自己内心渴求的那种重视。此言自是不假,不过娇杏对雨村早有耳闻,也确为他的英武打动。尽管回头的举动并没有什么特别,但自然传达了一种关注倾慕的情思。娇杏的回眸并非简单的误会。在这里,曹雪芹是写清楚了的。

深讲义气的雨村,在得任县知府以后,特意寻访甄士隐和娇杏。为了报答二人的知遇之恩,先是娶了娇杏,最终还扶了正。可见雨村对娇杏的厚重。甄家已经彻底破败,士隐也不知所终。雨村重谢了封肃及甄家娘子,安慰他们"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

那么,如此一个重情义,懂礼节,有追求,敢担当的男人,为什么在判断"葫芦案"时却徇私枉法,置他的知遇好友的女儿于不顾,毅然成了恶势力的帮凶,把命运不济的香菱推下深渊呢?

许多人把责任归咎为"封建社会"的制度,归咎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但曹雪芹要表现的,远不那么单纯。在第一回,小说就强调过"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毫不干涉时世",对社会体制与政治,远不是雪芹要表现的内容。

曹雪芹的深意,还是通过对小说的阅读来理解。

二、 贾雨村为何丢官?

我们还是来仔细地看看贾雨村的人生轨迹,他的转变,是小说中描写的很清楚的。

先是写雨村的丢官。雨村的新官上任,显然还不适应官场的规则。不到一年,就被免职。贾雨村丢官的过程雪芹简笔带过,让人疑窦丛生。

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

首先,雨村的才干没有问题。何来"贪酷之弊"?一个入职不过一年的官员,真有如此胆量,"贪酷"成习?恐怕问题的关键还是"恃才侮上",贾雨村过于看重自己的才干,秉公不以人情,耿介不通庶务,才有"恃才侮上"之说。如果真的"贪酷",必有真实案件发生,震动朝野,尽人皆知,革职查办理所当然,是何案件必然公布,绝不会笼统到这个地步。更不必要"寻个空隙",因为已经铸成大错,何必找些微空隙?参本理由,更是奇怪,"声情狡猾,擅纂礼仪",完全是听者有声,查无实据。"沽清正之名","结虎狼之属"更是莫名其妙,显然初入官场的贾雨村,恃才傲物,自以为是,关键是怠慢了官僚,错看了形势,终于被革职。

贾雨村被革职后,还是按照儒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尽管心中不免"惭恨",但表露出来的却是大家风范,"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安排好家属后,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去了。这也说明贾雨村并无真的什么大罪过,也为他后来的被重新任用,留下余地。

贾雨村被革职,他的心情是"惭恨",可见他对革职绝对不是无所谓,更不是理义之怒。何谓"惭恨"?羞愧愤恨。官场上的无能,被他人拒绝和贬低,才是他非常介意的地方。这正反映了贾雨村具有一个性情中人的第一反应,也表明了贾雨村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调整自我。这里,雨村显然没有做太多的道德反思,也没有舍生取义的壮烈豪情,只是对人情世故有了切肤之痛。

他对官衔与面子的重视,对他人认可的渴望和获得成就的欲求,是他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开始。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尽管贾雨村"恃才侮上"罪名成立,但也没有给官场带来太大麻烦,不过让人不舒服而已,所以对他的处理也远没到赶尽杀绝的地步。以雨村的才干,日后东山再起,自有时日。贾雨村在官场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有什么过失,而是不会做人。

在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出路主要是两条: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科举取士,为官做宰,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一个心怀抱负者登堂入室,走向荣誉与成就的绝佳出路。第二,如果科举不成,就只能依靠人身依附,攀附权贵,做西宾清客,以帮闲身份混口饭吃,也不为过,亦可以逍遥度日。贾府当中就不乏其人,例如单聘仁、卜固修一干人等,就在此列。

倘若这两点他都做不到,他的人生际遇将会相当凄惨。

和曹雪芹几乎同时代的吴敬梓。一生厌倦科举功名,更不愿意依附他人,尽管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终生不恃权贵,终散尽家财,自己过着清贫生活。此可为一例。而曹雪芹本人的人生经历,更可以说明这一点。尽管曹雪芹的生平还有很多争议,但他的大体生活概貌还是基本清楚了。他把自己毕生最重要的时间和生命消耗在《红楼梦》的创作上,甚至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而不悔,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与巨大的精神力量,是难以达到的。

贾雨村是个心怀韬略的人,绝不甘寄人篱下,任人宰割,遭人鄙弃。革职对他而言,打击极大。几乎判了他仕途的死刑。他必然要反思人生,为自己以后的发展谋出路。如果不能重整旗鼓,未来险矣!表面上"游山玩水"的贾雨村,内心一定极不平静,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不甘为他人后的贾雨村,选择了"人身依附" 的方式,先做了林黛玉父亲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宾客,以待时机。

果不其然,很快,并未有什么大过失的贾雨村,终于得到机会,起复在即。

三、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乱判葫芦案一节,是贾雨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也是我们理解这个人物的关键。

在得知命案的时候,厅堂之上的贾雨村再次暴露出了老毛病。突显一个年轻后生在官场上的鲁莽、稚嫩与不成熟,缺乏起码的城府与老辣。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发了脾气:

"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

这个话尽管粗俗,却掷地有声。自以为握住了正义之剑的雨村,要痛快淋漓地办个案子。正在此时,门子的使眼色,挽救了雨村的仕途。

小说非常详细地描写了雨村与门子的交谈过程。贾雨村的转变也由此开始。

红楼梦有个特点:经常会用大段的人物对话作为情节。这样既节省了诸多叙事的笔墨,也为读者了解人物个性提供了便利。这也是文学大家曹雪芹驾驭叙事方法得心应手的地方。

护官符这一段写的过于详细,当然曹雪芹的如椽巨笔,经常一石二鸟,这里借门子之口,把四大家族的势力与兴旺做个介绍,为后面的情节展开,做个铺垫。雨村同时也得知了这个被拐卖的女子正是自己的知遇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不免发了一通"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的感慨。但他的态度已经开始弱化,从最初厅堂上的大怒,到小室里的感慨,雨村已经冷静下来了。门子的护官符自然对贾雨村有着震慑、警醒的功用,但如何圆满的解决这个案子,还是让雨村思量了半天。此时的贾雨村已经长了心眼儿,不在急于表态。在门子出主意之后,依然冠冕堂皇地说:

"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

这自然又遭门子的一通嘲弄。

终于,"雨村低了半日头,方说道:'依你怎么样?'"。雨村已经在权衡利弊了。尽管门子的建议,雨村没有当场采纳,但雨村的内心世界已经在发生转变,他不得不想个周全的办法。

历经革职低谷的雨村,开始成熟与圆滑,不再那么毫无忌讳地一杆到底。没有答应门子,并不意味着他拒绝门子的建议。相反,在第二天的厅堂上,"果见冯家人口稀疏,不过赖此欲多得些烧埋之费",在落实了这个事实后,雨村终于徇私枉法,乱判了葫芦案。并以此作为自己向上攀爬,阿谀贾府的资本,立刻修书贾政和王子腾,为自己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基础。

小说在这里又惜墨如金,没有写贾雨村究竟怎么判了"葫芦案"。也没有具体地写贾雨村最终是什么时候做出乱判的结论,是怎样做的最后决定的。他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呢?这给我们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

不过曹雪芹这样写自有深意。沿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自然可以想象的到,发生了什么。

四、 贾雨村能救香菱吗?

困惑中的贾雨村究竟如何权衡利弊,如何最终做出结论呢?

摆在贾雨村面前的无非两条路:

其一:派人彻查,缉拿嫌犯,捉住元凶薛蟠,解救香菱,为冯渊伸张正义;

其二:徇私枉法,以求自保,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留千古骂名。

留恶名于世,显然不是雨村愿为。但这次如果真的惹怒豪门,很可能不会象上次免官这么简单。一旦捅了篓子,自己甚至有性命之忧,门子的话一语中的:

"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聪明如雨村者,当然不能不三思!如果舍生取义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有的追求,那么雨村做如此巨大的牺牲又是为谁?就为了救出香菱吗?

更重要的是:雨村真的能救香菱吗?以目前雨村的实力,显然是笑谈。四大家族的势力,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撼动的。就雨村一个应天知府,还是靠贾府的帮衬,才补了这个缺,如何能以一己之力,告倒薛家,救出香菱?天方夜谭!

所以,选择解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只有自己自取灭亡!两种选择只是自己的仕途成败,自己是趋利避害,还是上刀山、下油锅。

任何一个恶行都是需要借口的。这就是曹雪芹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

在无法营救香菱的情况下,贾雨村的正义之师已经软了半边,变得有气无力了。更何况冯渊已死。死者已经不能复生,还会把雨村一生努力的仕途搭进去,值得吗?

当雨村得知冯家人口稀疏,不过为了多得烧埋费用时,正义终于灰飞烟灭,连受害人的一方都并不是为了追求正义的时候,你不徇私也不行了!

苍天!谁又为香菱着想呢!

一个女儿的悲剧从此不可避免!

五、"饿不死的野杂种"

大部分学者对贾雨村的评价都是负面的。试举两例: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红楼梦的真故事》里特别地用了"饿不死的野杂种"作为写贾雨村这一节的标题,可见对这个人物的憎恶。他对贾雨村的评价也很有代表性:

贾雨村是个大奸雄,两面派,先是投靠贾府,步步高升,可是一旦贾家势败,他是"投石下井"的忘恩负义的反戈一击者。

周思源在他百家讲坛的演讲中,把为官前的贾雨村视做了中国传统社会优秀分子的代表,而对他的转变,则归咎为"末世社会"的社会责任:

贾雨村这个人他的一生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某些读书人的一个完整的经历,这个经历呢,就是苦读、赶考、高中、为官、革职、复出、高升,最后枷锁扛、获罪,就是一个读书人,做了官,最后获罪,属于这种类型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贾雨村身上体现出来了。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转折点就是贾雨村为官,就是他中了进士以后做官那个时期,在这个时候一个本来非常优秀的,才华出众,胸怀大志,颇有骨气,本来完全可以为社会、为百姓做一些好事的这么一个大丈夫,在肮脏的官场当中逐渐地被腐蚀,终于成了一个社会的祸害,成为一个徇私枉法、人性泯灭、恩将仇报的大坏蛋。所以贾雨村这个形象,他本身的意义固然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曹雪芹并没有把批判的矛头停留在个人的品质上,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当时那个末世社会,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里面,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分子,比如说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这些优秀分子,他本来是有可能补天的,他有补天之材,但是没有补天之命。就是说一方面它限制了扼杀了这些优秀分子的发展的道路,堵塞他们的道路;另一方面,它腐蚀了本来一些同样非常优秀的读书人,使他们成为腐败土壤中的一部分。所以曹雪芹他在写所有这些人物当中,他都很明确地把矛头指向了这个末世社会,告诉大家这样的社会,它必须灭亡,它应该灭亡。它只有灭亡,整个社会才能新生,大家才会有希望。

似乎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才是贾雨村最终走向堕落的主因。这自然并没有达到曹雪芹对人性理解的深度,也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而已。曹雪芹并不是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借贾雨村之口说的"正邪两赋论",表达了他的思想内涵。

六、正邪两赋中人

历来红学界,对"正邪两赋论"都非常重视。凡是著名的红学研究者,都会对这段玄乎飘渺的侃侃而谈施以自己的评论。大家都要从自己的角度做一番诠释,以体现执红楼梦理解之牛耳,以显现大家之风范。可见这段"正邪两赋论",正是红楼梦的大关键,也是理解贾雨村这个人物的大关键。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知道曹雪芹就是要通过雨村之口来直抒胸臆。可是两百多年来,我们真的弄懂了吗?

雨村洋洋洒洒一篇宏论,由对宝玉的评价而起。表达的是贾雨村对其的理解。我们不知道雨村的所言究竟是模拟雨村作为小说中的人物的思想,还是完全是作者曹雪芹的思想,亦或两者的掺杂。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绕出曹雪芹的迷魂阵,了解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先来分析分析雨村的言论。这断言论主要表达的大意是说,人的类型分为三种:

其一是大仁者,主要的举例是历史上的卓绝伟大人物,例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都是中国历史上功成名就、万古流芳的一代君王或思想家。但这里的人物不脱离雨村的思想范畴,都是符合儒家价值观的代表。

其二是大恶者,主要是指残暴卑劣的小人,历史上的举例是: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这些人物的举例也是从儒家的价值标准来判定的。

第三种人,也就是正邪两赋中人。这类人的成因,雨村宏论在此:

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

所以,这类人的表现: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这种人又由于境遇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人生形态:

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举例的人物是:

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注意,这些人物,都不是儒家价值观赞许的人物。"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说明,境遇不同,却秉性一样,是这些人的共同特点。

余英时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213页)里《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一文中这样写到:

事实上,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基本上属于魏晋一型,尤其是竹林七贤那种任情不羁的风流。我们记得,在《红楼梦》第二回,作者曾借贾雨村之口把历史上的人物划分为三型。其中正邪两类乃是敷衍世俗之见,不足重视。真正值得注意的则是所谓"秀气"所生的第三类人物。其中除了艺术家和奇女子之外,首先就列举了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诸人。竹林七贤已占了三位之多。

余英时基本否定了人物分为三型的判断。但并没有详细地论述这段人物划分的具体涵义。余老更多地是把曹雪芹拘泥在继承魏晋思想的窠臼中。对曹雪芹的理解只是曹雪芹接触到了中国反礼法思想的源头,也就是阮籍、嵇康等人持以打击周孔明教的庄老自然之说。

在这里,我们更应该关注小说本身的叙述和描写。许多红学研究者过于的重视贾雨村的议论本身,忽略了小说中对"正邪两赋论"有着很直接很明确很简洁的解释,看看雨村宏论之后冷子兴的回答:

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

这句至关重要,绝对关键的话,反而重视的人很少。冷子兴自然是曹雪芹设定为听懂了雨村宏论的人,所以才有这样的总结之言。而这句话也得到雨村的同意。

不仅如此,在两人论及贾府当中其他的众人物之后,雨村笑道:

"可知我前言不谬。你我方才所说的这几个人,都只怕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未可知也。"

这里已经非常清楚的指点了"正邪两赋中人"的迷津。

七、正气邪气之论

西方思想界视中国无哲学。因中国缺乏本体论大师,缺本体论巨著。这是中西思想乃至中西文化的一种不同而已。中国的哲学,注重的是对心性的理解,是"精神的哲学",更看重的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西方的哲学,视自然、世界为外物,做人与自然,甚至人与人的区隔,用对客体研究的眼光,来审视、解剖,这种不同的角度,构成不同的研究方式。

气论就是中国最早,最广泛传播,也最玄妙的思想概念。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中国本体论的一种表现。它既涉及宇宙创生,也关乎人的道德精神。它既可解释为形而上的本体概念,也应用于形而下的现象之中。

有关"气"的最早记载,是《国语·周语上》的"天地之气"与《左传·昭公元年》与二十五年的"六气"。周语指这"天地之气"为"阴阳",《左传》的"六气"则是指阴、阳、风、雨、晦、明等自然现象。

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气"论有自己的见解。不过不论是儒还是道,都是借"气"论说明自己思想的道理。

《论语》很少言"气",在季氏的"君子三戒"中,有: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指的是来自于自然的体质、精力。是生命力的基本驱动体。

到了《孟子》,则开始大谈心性。在《公孙丑上》,他说: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

"气"是一种源于生命力的本能,更似原始的情感聚集,它与理智相区隔,被理智所统领。

孟子称为的"浩然之气",又赋予"气"论新的内涵: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气"可以通过"养"而成为一种生命体源动力,它依凭道德的修炼和实践的磨砺,不断提升,成为至上的精神力量。它自是由理智的统领,最终是得到道德的升华,成为生命体的"浩然之气"。

道家对"气"的运用,自有它的独特处。老子的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宇宙创生本源的直接描述。"气"是阴阳的粘合剂,是宇宙初生的混沌源,所以道家把"气"更看作是万物的根本。道家的气化宇宙论,从此展开。

到了《庄子》,在《人世间》里,用寓言故事,讲述孔子对弟子颜渊说: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气"论可以作为一个中国哲学思想的专题来研究,这里不做申论。我们来看给黄老作纪录的《管子》中是怎么写"气"的。

根据《心术下》和《内业》的描述,"气"至少有"善气"、"恶气"、"意气"、"精气"等多种。此外,在《内业》中,把人生命的根源分为"精"气和"形"气两大类。"精"气来源于天,"形"气来源于地。《内业》中说: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情不见,其征不丑。平正擅匈(同胸),沦治在心,此以长寿。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

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代表天的"精"气,与代表地的"形"气的结合。结合的关键条件是"和"。没有这个必要条件,就不会有生命。而这个"和"绝不是肉眼凡胎可以体察明辨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曹雪芹在"正邪两赋论"对这些观点的模仿和借鉴。曹雪芹非常善于借用中国传统的思想或论题的精华,为我所用。他巧妙的使用" 气"论,并不是要在传统思想的某个方面加以延伸,实际是要展现自己的独创。尤其是人的精神内质用正气邪气来品评的议论,绝对是曹雪芹的发明。

用正邪两赋来诠释人的性情,其核心的观念是:人的精神世界很复杂,并不是由单一的某种因素组成的。每个人都有"正气"的一面,又有"邪气"的一面。这就构成了复杂的人性。在现实中,是很难用一维的思想方式来评价一个人。

八、曹雪芹深意

冷子兴一语中的的说"成则王侯败则贼"。起因是由于"第三类人"。既然他们聪俊灵秀在"万万人之上",当然可以做"人上人"了;但他们又"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并不堪大用。这样类型的人,人生际遇如何呢?既然他们的人生可能因为境遇的不同而大不相同,所以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成王败寇" 了。这是冷子兴乃至贾雨村的逻辑推演。

贾雨村正邪两赋论因宝玉而起。这段宏论的第一目的,是通过雨村之口,说明宝玉的性格特质,贾政把自己的儿子"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指明贾政对自己儿子的误解。

那么以宝玉所归结的"第三种人"究竟是些什么人呢?

这些人的共同特点:

其一:情感丰富,情思细腻,重情谊而少功利,或豁达开阔或放荡不羁,以情为重;

其二:这类人重个性之张扬,喜放浪与自由,鄙弃世俗利益与功名的束缚,性情飘逸或恬静,不入世俗之法眼;

其三:或诗人、或文豪、或画家,有艺术的敏感与天赋,有较高的审美向往,人生追求诗一般浪漫意境,用一种美学的价值观审视人生;

其四:这种人的"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往往表现在对仕途经济的蔑视及孤高自傲上。由于不近人情的方面,他们往往也不被世俗所容,他们不能成就"仁人君子","一代名君",也不会是十恶不赦的恶人。

曹雪芹对宝玉性格做了综合介绍,讲述了宝玉性格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显然曹雪芹推崇的正是这些人。因为在这些人身上有着一股柔肠,有着一股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精神。尽管他们不能成为王侯将相,也不能成为一代枭雄,但他们给社会带来的是文化的熏陶,人文的关怀,精神的自由和对美的追求。这些人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文明的象征。

雨村有句重要的话:"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在雨村眼里,天下芸芸众生,除了仁者与恶者外,都是普通人,秉性是一致的。雨村毕竟是从儒生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就导致一种矛盾。儒家是用一种特定的道德观来看待人生、审视人生的。人生的成败、价值,必须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仁义道德的儒家经典理论。"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这里的意思还是时势造英雄。没有特定的环境与际遇,英雄是没有的。表面上看雨村是尊儒的,实际却是反儒。他把儒家所推崇的那种道德理想主义,看作是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不是一个人人可以企及的现实目标。这也为雨村最终"乱判葫芦案",沦为一种以现实利益为标准的犬儒主义,做了最好的铺垫。在雨村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儒家观念,同现实社会之间的裂痕。用儒家道统来对中国的历史和人物进行分析的话,就会对人施以道德与仁恶的二分,再加上道家的"避世"态度,就会出现"儒表法里"下的贾雨村式苟且。

事实上,正如余老所言,雨村把人分成三种,而雪芹只把人看成一型。任何一个人的个性是与他人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也就必然表现为优于他人的地方和劣于他人的地方。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相融汇,形成这个人的特质。当这个人的个性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思想认识相契合,这个人就会顺利,否则就会屡遭逆境。简单地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仁者、恶者,不能反映人性特质的两面,更不能反映人性的复杂程度。每个人都是正邪两赋中人,每个人也都面临着"成王败寇"的社会现实。

但人性又是共同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曹雪芹对人性的认识也是基于人类共性的普遍主义。趋利避害是一种人的本能。而道德的理想,绵延了两千多年,还是理想。

曹雪芹写贾雨村,并不是为了写某个特定的社会如何。而是写最普遍的人性。曹雪芹鲜明地告诉我们,十个人,九个会做雨村的决定(徇私乱判葫芦案)。为什么呢,人性如此。我们当然知道正直不阿的可贵,也因为他可贵,所以他稀少。苟且偷安,徇私枉法,每个时代都有,何止中国的传统社会!盛世吹捧、民怨沸腾,哪个时代又能避免呢?

曹雪芹对历史的洞悉,对人情的体察,可以说前无古人。红楼梦当然也是写历史,但绝对不是写了某一具体的索隐的历史,而是写文化的历史,观念的历史。用曹雪芹的分析,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成王败寇"。

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正是史称三大盛世之一的"康乾盛世"。可《红楼梦》的一部小说,却"末世"之声不绝于耳。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历来如此,"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在任何时代都在鼓吹,热捧,而人间悲剧还是不断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没有什么变化,哪有什么正义和公理,哪有什么公正与公平,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这是曹雪芹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最透彻骨髓的理解。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