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导读 >> 正文
中国文物命运30年骤变?博物馆为何少了私人捐赠
更新时间:2009年04月21日    来源:南方日报


    私人博物馆未来将收归国有?

    赫赫有名的大英博物馆,最早仅仅是一个私人捐赠的图书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凭借数量巨大的私人捐赠,馆藏文物数超过100万件,由此跻身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文博专家告诉记者,仅2005年英国政府就收回了包括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内的捐赠品,总价值高达2520万英镑,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捐赠艺术品代替交纳遗产税”的方式,鼓励私人收藏家的后人捐赠。“英国的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国家文物流失海外,因为如果不是代替交纳遗产税捐赠给国家,这些艺术大师的名作就很可能被主人拍卖。”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邓炳权说。

    邓炳权介绍说,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广泛发动民间收藏家,建立一批“特色博物馆”,也是政府利用民间收藏的不错尝试。比如,2005年中山市政府根据中山市收藏家邱建球的私人捐赠,建立了一个“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江门政府则主要通过向民间征集藏品的办法,收集了2万多件华侨文物,建成了现在的“江门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从社会发展来看,民营博物馆最后都会发展成为国有博物馆,这是世界博物馆的发展总趋势,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当时都是从私人博物馆发展起来的,经过200多年之后也都成为国家博物馆了。”徐湖平说。

    究竟国内雨后春笋般的私人博物馆未来将如何变化?是否能融入国有博物馆?刘金宏分析说:“古往今来的私人博物馆都很难永久运营下去,因为民间私人家族对文物的热爱大抵难过三代,一旦收藏家的子孙后世不再喜爱文物,它们就可能被拍卖。”

    邓炳权认为,大部分流传于私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最理想的途径还是回到国有博物馆收藏,但目前国有博物馆与私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很少,几乎没有形成对话,“长此以往,私人博物馆中的文物仍然难逃被再次拍卖的命运。”

    刘金宏告诉记者,国外的大博物馆通常有相应的文化基金,通过董事会的运营,不仅接受私人捐赠的文物,还吸纳社会上私人捐赠的文化资金,政府配套相应的免税政策,“每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接受的私人捐赠资金,高达20亿美元以上”。刘金宏认为,国内能否尽快出台免税政策,建立相应的文物基金会,将是未来几年国有博物馆内势必面对的改革。“谁先改,谁就能抢占先机,上海科技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都开始尝试接受社会捐赠了。”

上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