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币总公司新闻发言人王宝清:“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它都有一个发行的主体,比如这套金币算做中国金币的话,那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任何单位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授权某一家单位去发行的。”
王宝清告诉记者,金币是属于货币,在中国内地,唯一有权发行货币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中国金币总公司是金银等纪念币的唯一合法经销单位,这三家企业是否属于公然发行假币,中国金币总公司也在进行法律研究,同时,王宝清还告诉记者,虽然这些金币上刻上了USD的符号,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金币是美元。
王宝清:“我们也是深入研究了一下USD这个符号,经过我们的调查来讲,USD不是任何国家的货币符号,美元来讲它是$的一个符号,而不是USD。”
同时记者注意到,金币是由香港金币制造有限公司发行的,那么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
这家所谓“香港金币总公司”或者“香港金币制造有限公司”究竟是否在香港真实存在?我们驻香港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在香港特区政府公司登记处的网站上,记者没有查询到“香港金币总公司”的任何资料,只查询到“香港金币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07年11月注册的私人公司。
根据“香港金币制造有限公司”登记信息里提供的主要办公地址,记者找到了这家公司。
香港记者出镜贾建京:“我们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司登记处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这家公司位于香港上环的办公地点,但是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这家公司。”
经记者走访发现,这家自称具有向内地发行金币资格的香港公司,其办公地点已被一家律师事务所取代,按照香港工商注册的相关规定,公司地址变动必须进行工商登记变更,“香港金币制造有限公司”却没有这样做?这家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这家私人注册的金币制造和发行公司,其发行的所谓金币可信度如何?对此,我们不得不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采访中,王邦华副秘书长告诉记者,从总体的调查情况看,这是多家骗子公司实施的一场规模巨大的诈骗行为,他们不仅擅自发行货币,同时还把北京多家媒体当做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对消费者实施诈骗。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王邦华:“现在造价的最大的原因倒不是造价的单位,但是我们这些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不是这些媒体推波助澜,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收藏者、收藏家也好,收藏爱好者也好他们上当,所以造价泛滥,不光是造价,我们媒体也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在王邦华看来,一些媒体之所以成了骗子的信息发布平台,原因并不在于不懂法,不知法,而是在利益的诱惑下,主动充当了骗子的工具。
王邦华:“原因只有两个字,利益,造假者为了获取利益,媒体也好、电视台也好、平面媒体也好,为了获得它的广告收入。”
半小时观察:骗术如何能大行其道?
我们了解到,以范曾的书画为名,发行金币和黄金画卷并不是第一次,此前为了促销金币和黄金画卷,范曾本人甚至还亲自进行签售,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碰到了以打假闻名的王海。书画大家能否在打假英雄面前洗刷欺诈消费者的嫌疑呢?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再来看看整套骗局中设置的重重机关。含金量合格的金币其实就是骗子使的一招障眼法,因为他们知道金币鉴定很容易,也是最容易露出马脚的地方。而金画卷在收藏者看来很薄,也很珍贵,并且鉴定必须进行毁坏,而且有这样鉴定能力的机构在国内也是少之又少,大家也看到,王海和我们的记者为了鉴定这幅画的含金量跑遍了北京的鉴定机构、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普通消费者是不可能去做这样的鉴定的,骗子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才在黄金画卷上大做手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再加上大师的旗号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这个骗局就能够大行其道,无人识破了。
其实,对收藏者来说,即使骗局设置的再精巧,避免上当也很容易。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贵金属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发行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依法发行的唯一部门,中国金币总公司是唯一总经销单位。在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将相关信息予以公告。即使在香港能合法发行纪念币的机构,也只有香港金融管理局委托的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国银行三家。
这也就是说,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必须依照法律程序严格执行,绝对不会允许商家打着广告四处兜售。如果我们多了解一点这方面的法律常识,这些金币骗局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