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宣林向世人宣告天价炒作的时代已经结束崔建国眼下艺术品拍卖,最低的无底价起拍一般是100元。而国家美术网艺术总监、“如真似幻”的相对画派创始人、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薛宣林,在抛出8个观点之后,紧接着又以身作职,付诸实践,竟以“1元”起拍,拟于年底前在“嘉德在线”拍卖他的158幅精品。可谓是:一鸣惊人,一石激起千层浪!
1元是什么概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干部每月80元就算是高工资了。那么最能体现1元价值的那个年代,1元可以买到3斤鸡蛋。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国民经济翻了几番,工薪层的工资翻了几十倍,现在的1元钱,只能买到个把茶鸡蛋或一瓶矿泉水。
用个把茶鸡蛋或一瓶矿泉水的价值去起拍赫赫有名的薛宣林的精品,岂不是神话?但事实告诉你,这确是真的,这是薛宣林的宣言,薛宣林的真心承诺,这就是“艺术家不应有太多的庄家,不应有太多的市场运作,艺术家应当把巨大的艺术升值空间留给收藏家,把风险留给自己(薛宣林)”,“给您一次机会,薛宣林将会还艺术创造一个奇迹!(薛宣林)”。
猛听“一元惊拍”,必觉得薛宣林是别出心裁,故意炒作,意在产生轰动效应。
如不了解薛宣林的人或在没看到他的3个承诺和圆梦的心愿以及8个观点之前,也许这种猜测有几分道理。但笔者与薛宣林有过几次接触和长谈,感到薛宣林是具有民族自尊心、视艺术为生命,具有美的创造能力和奉献精神,具有强烈的振兴中华民族伟大艺术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的一位“艺术才子”,一位创作精力特别旺盛的“艺术超人”。他有他的理想和追求,他有他的胸怀和远见,他有他的创造和奉献,他有他曾经是军人的果敢和气质。
那么,薛宣林1元起拍他的相对画派的精品,意义何在?
首先,让艺术回归大众。艺术家的成就从那里来?创作源泉又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答案往往被人们颠倒或模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艺术来源于生活。试想,再有创造力的画家,一旦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其创作源泉必定枯竭。薛宣林以人体艺术见长,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把人体的美创造得如真似幻,想象无限,活力四射。与有的艺术品的“天价”相比,以1元的“地价”起拍,就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收藏并欣赏到相对画派创始人的精品。
其次,让艺术回归真实。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指艺术品价值与价格大致统一。避开艺术品价值的衡量标准不谈,当今有的艺术品要价惊人,其起拍价少则万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当然,其中不排除有爆炒的因素。有位艺人,翻来覆去搞他创作的那个“小动物”,寥寥几笔,标价数十万,笔者真的看不懂其艺术价值在那里,有谁又舍得用数十万的血汗钱去收藏?薛宣林敢于让自己的精品由1元起拍,不等于他的精品就值1元,也不等于1元就能买到他的每件精品。他的精品竞拍到什么价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薛宣林对他的作品有足够的信心。真正喜爱他的作品,就是1元,他也不在乎“亏”,也不认为是“亏”。薛宣林1元起拍之举,意味着“天价炒作”的时代结束。当然,还艺术于真实,仅靠薛宣林之举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广大艺术家的振臂一呼,还需要艺术市场的良性运作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再者,让艺术回归自然。笔者爱好书画,也搞书法创作,近年来收藏和研究名人字画几乎痴迷,但收藏和欣赏到当今大家特别是画派创始人的真迹确实困难。中小艺术市场,你几乎见不到当代大家特别是画派创始人的真迹。想欣赏真迹吗?标价上万、几十万的锁在玻璃柜中的才是。艺术品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欣赏,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会发挥其艺术育人的功能。试问,当今艺术大师的作品,若总是在商家手中转来倒去,总是沉睡在画筒,封闭在柜中,与世隔绝,还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薛宣林除必要的社会活动外,目前正以他旺盛的创造精力,每天都在创作大量的“美的符号”,连小学生都能买得起收藏得到的1元的“地价”起拍,旨在让自己的艺术精品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城市、乡村、部队、学校,让美的符号,给社会带来看得见的美的和谐,带来摸得着的美的享受。
薛宣林“1元惊拍”之举,无疑是艺术的创造,艺术的无私,艺术的奉献。笔者期待着数以百计、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群、青少年朋友,都能通过网拍,收藏并欣赏到薛宣林的艺术精品。如此,将是一大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