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新闻中心 >> 新视角 >> 正文
心静神闲艺自高 ——与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获奖者李啸对话的启示
更新时间:2008年09月10日    来源:国家美术网 朱同


    孙过庭《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如果说笔法结构改造是形质的改造,那么,选择较为动态,使转明晰的学习对象则是创造楷书“时序”之美的客观要求:“这种时序之美,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性,表现着创作中的激情与个性”(李刚田语)。唐楷法度森严,即便于动态使转中亦求笔笔到位,而在当代书法纯粹艺术化的追求中,笔笔到位,则实多虚少,缺乏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思维空间,故参照于魏书:写中一些不完善成份,对于唐楷的笔笔到位进行改造。例如有些笔划,我在书写过程中求遽尔收停,一方面更加突出了楷书创作中的速度感,彰显创作的情绪性和随机性,另一方面也因此寻求整体创作的虚实相生,凸显当代楷书创作的艺术性。

    朱同:当下书坛,风向莫测。但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心中都应该有自己恒定的审美坐标。你作为中国书协最年轻的理事之一,又是江苏省书协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秘书长,既做书法评委又做参赛者,是当今中青年书家中创作实力雄厚的佼佼者和勇于探索的实践者。你的审美风格和理想是什么?

    李啸:对于书法,长期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对基础的学习。在历代前贤中,我更偏爱二王、米董诸家。近年来,于楷书用功甚勤,痴迷北魏墓志。敬畏经典、崇尚经典、感悟经典。勤于临摹,心慕手追;寡于创作,心静神闲。我追求纯朴自然、秀逸挺劲、清醇典雅的审美风格和理想。在这样一个发展迅猛、节奏快捷、情感写意的时代,书法如何去发展,如何去创造,笔墨当随时代,书法也应该与时代合拍。在大和谐的审美基调下,在迅猛中寻求安静,在快捷中寻找舒缓,在写意中寻觅精致。这正是我对于书法创作的哲学思维。艺术就是辩证法,书法当然也不例外。山阴道上,那徐来的清风,正是我的笔在行走。

    朱同:请总结一下你学习楷书创作的全过程,对于同道今天的创作应当是不无有益借鉴的。

    李啸:总体而言,我的楷书创作首先经历了从魏书到唐楷,又从唐楷回归魏书的学习过程。而根植于我对楷书壮美内质的追求,对于当代楷书立足传统,寻求创新的信念,选择适合自我性情的古代碑帖,以壮美内质为融合的主要准绳,以唐楷、魏书相互改造,从而寻找属于自我,呼应时代的正大楷书。而我基于如此观念创作的楷书册页《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抄》在2006年荣幸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是当代书坛对我楷书创作的鼓励与肯定。激发了我对自己楷书风格的永恒追求。我认为,对于具有壮美内质楷书风气的呼唤是时代精神的要求,是民族文化复兴的要求。而自我创作中相关于此的现实探索,则希望对于当代的楷书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朱同:谢谢你接受我的独家专访。

习楷碎语
         李啸 
●白驹过隙,学书已三十余载。儿时随父亲临习唐楷,于颜柳用功甚勤,日后得益颇多。

●弱冠后痴迷北魏墓志,初以学唐楷之法,每日下苦功临摹,终得之皮象,失之率真。

●后偶读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一语捅破窗纸,豁然洞天。

●将钟爱的墓志摹本拆散,张贴于四壁,坐拥先贤,与古人为友,耳厮鬓磨,耳濡目染,日久生情,笔下风度果然不同。使我想起启功先生 “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诗句来。

●时下展赛纷繁,在推动书法繁荣的同时,也对书法创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审美过度趋同,是当今书法之大害。行草书风靡于世,然“近亲结婚”居多。篆隶式微,“同胞兄弟”却不少。楷书则倍受冷落,因袭古人易,自具面目难之故耳。

●楷书创作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其一相当一部分人以为楷书仅为学书之基础,是“初级阶段”,而作为独立的书体其艺术价值、存在价值相对较弱。其二大部分人觉得古人已经把楷书写到极致,很难有所发展,形成个人面目的空间很小。故习楷者,大都两种结果,或浅尝辄止,或匠气终身。

●姚孟起在《学字忆参》中说:“作楷须明隶法,切忌楷气。”今人作楷书,多楷气、楷味,缺古气、古味。

●习楷者终身只学楷书,终究写不到至高境界。须博学,懂篆隶,擅行草,方可相互滋养,提升气格。

●楷书含隶意,气息必古。楷书掺行笔,气脉必活。

●楷书要写出动感,草书要写出静气。

●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盖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较,正书无圆笔,则无宕逸之气,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则又交相为用也。”我喜禇字之圆笔柔韧,后以行书笔法,墓志天真率意的方笔与之相调和,书风一变。

●习楷状如算子很容易,“各各不同”极难,楷书要竭尽变化,则难于草书。平实中变化至难,捭阖中安静至高。

●习楷者须重笔。作精致小楷,非狼毫无以精准。作大楷、中楷宜用羊毫加健,狼毫蓄墨不足。

●习楷者须择纸,生宣墨速洇漫,精细难为。熟宣墨浮纸面,墨色难变。作中楷、小楷用半生半熟纸为佳。作大楷取势,取拙,宜用生宣。清人喜用彩蜡箋作楷书,“乌”“方”“光”审美所致也。

●习楷者亦须重墨。今人行草喜以宿墨为之,吾尝以宿墨、鲜墨调和作大楷,墨色氤氲,偶现渴笔,十分可爱。鲜墨破水作中楷,渴而不枯,润而不漫,非常生动。  

上一页
本文共 3 页,第  [1]  [2]  [3]  页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