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呼吁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倡议
作者:杜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1-7-13 11:47:4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张大千艺术研究者、原张大千纪念馆馆长汪毅提出

关于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倡议

两岸文化交流,《富春山居图合璧展》 (201161在台北举行)谱写了“和合文化”的新篇章(和,和谐、和平、祥和;合,合作、合好、融合),体现了中国历史进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精髓。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努力促成,则将是这个新篇章迭起的又一个高潮,亦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延伸。这两个展览珠联璧合,可谓“史家之独唱,无韵之《离骚》”。由此试想,有一天《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与《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分别在浙江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同时展出(或者《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在台北与成都相继展出),那是何等的魅人心绪,甚至可以紧逼我们的想象——想象中华民族文化璀璨星空的祥瑞,即太阳与月亮一起款款走向我们,让我们看到两岸日月同辉的一幕!

文化不等同于政治,但它却能影响政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引自《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序言)。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已成为西部地区台资企业最多、投资额最大、涉台交流品牌最多,开通直航最早、往返航班和台湾航点最多以及最早获得台湾同胞落地签注的省份。特别是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成都的举办,更是有力推进了川台的经贸文化交流。而关于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连展》的建议,正巧是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提出来的。希望其实施能成为这次论坛的一个具体成果。

川台文化交流,《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是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具有近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的等同意义。同时,亦是四川继“5·12”感恩之旅主题活动(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分别于20105月和20115月率队赴台湾交流)后对台交流的重要延伸。这个延伸,不仅具有川台文化(大文化)交流意义,而且可以上升为两岸文化交流意义。

……

鉴于上述认识,特倡议两岸共同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

理由之一:敦煌学是20世纪的显学。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被陈寅恪称为“敦煌学不朽之盛事”。《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19441月在成都举办时,被刘开渠称为“唤起中国的文艺复兴”,而成都因之有“中国文艺复兴翡冷翠城”之说,即中国文艺复兴发祥地之说(我曾发表有2万余字专文,详见汪毅著、九州出版社20113月出版的《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170197页)。

理由之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价值连城。20091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两岸故宫》第4集《国宝迁台之张大千来台》有介绍:1949129,张大千离开成都,时机票千金难求,飞机严重超载,但张大千不惜“过分要求”,坚持要带走78幅敦煌壁画临摹本(准确的是62幅敦煌壁画临摹本、16幅张大千收藏的古画),竟让著名学者、“教育部部长”杭立武卸下自己的3件行李,其中包括他的积蓄20多两黄金。当然,深知敦煌壁画临摹本价值的杭立武先生亦有条件(19441月,《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时,被誉为“唤起中国的文艺复兴”;同年5月,教育部在重庆主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空前轰动),即张大千将来一定要捐献这些作品。1969年,张大千兑现诺言将62幅敦煌壁画临摹本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

理由之三:张大千面壁敦煌两年零七个月,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大小共276幅。这些作品浓缩了敦煌(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北魏至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一千年的菁华,堪称“移动的敦煌”,现主要分别存(展)于四川省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四川省博物院183幅(张大千夫人曾正蓉1955年代张大千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62幅。此外,两岸寺庙和民间有少量收藏。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主要分别存(展)于四川省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四川省博物院183幅,台北故宫博物院62幅。此外,两岸寺庙和民间有少量收藏。

理由之四: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与《富春山居图合璧展》的比较。

对于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温家宝总理有“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的感言;浙江省将此作为浙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有幸的是,619月初,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举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这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富春山居图》与《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就画家而言,一古一今;就题材而言,一山水一人物;就形式而言,一单幅一多幅(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计245幅);就历史文化地位而言,可谓“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无疑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并作若干和合文化的链接。由此,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则是《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这一段佳话的续篇,即分别构成“珠联”、“璧合”而耀眼中华艺坛。

客观而论,《富春山居图》与《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有互不可取代性,但就作品本身而言,《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内容更具有文化的丰富性和纵深感,以及在研究客体上的多元性(包括佛教的、艺术的、历史的、文物的,等等),故对其价值、影响、意义应作新的判断。由此可以说,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不仅具有《富春山居图合璧展》的意义,而且具有“中国敦煌意义”与追溯“中国的文艺复兴”话语权及进一步探讨成都系中国文艺复兴发祥地的时代意义(我有专论探讨)。因此,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不仅具有川台文化交流名片的意义,而且如同浙台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仍是一段佳话。

理由之五: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与其他待“合璧”作品的比较。  

194812月至194912月,国民党将北京故宫等地文物分七批共5606箱运抵台湾, 总数达60余万件,尤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其余为玉器、漆器、珐琅器、善本图书、档案文献等,但多为精品。这些文物中,除《富春山居图》,还有若干隔海分离的知名文物,如《清明上河图》(清院本在台北故宫,宋代张择端绘本在北京故宫,明代仇英绘本在辽宁省博物馆)、《三希堂发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在台北故宫,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之侄王珣的《伯远帖》在北京故宫)、唐代怀素的《自叙帖》(帖藏台北故宫,匣藏北京故宫,独具“珠椟合璧”意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在台北故宫,文津阁本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在甘肃图书馆,文澜阁本今藏浙江图书馆)、《满文大藏经》(共108函印本,其中台北故宫存32函,北京故宫藏76函)。这些国宝隔海相望,虽令人发沧桑之慨:“溪的美,鱼知道,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离;风的柔,山知道,那留在千年的故事难忘记”(见《两岸故宫》片头曲《爱,延续》句)。但我们知道,“看似漫长的等待,却是永恒的未来”;但我们相信,其合璧“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较之上述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隔海分离文物,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却有所不同,一是这些作品离我们更近,属于现代范畴,价值多元;二是这些作品是张大千分别捐赠四川省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的(四川与台湾,刚好是张大千生与卒的地方。这两个点连接的线,既可以链接张大千的生命与艺术历程,又能链接两岸文化交流特别关系)。同时,张大千作为现当代人更具有信息量,更拥有社会知名度,其《爱痕湖》(20105171亿零80万元人民币拍出)、《嘉藕图》(20115311.9亿港币拍出)的天价拍出,接连不断地刷新了中国现当代书画单幅作品破亿元关的纪录。至于张大千的《庐山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则是无价之宝,已超越美术作品意义,构成了一个时代中华文化的表征而鹤鸣九天(详见台北故宫博物院导览厅《中华文化沿革图》)。由此,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不仅拓展了它的增值空间,而且现实意义更为凸显,颇能很好地展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那一道旖旎风景线。

理由之六: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可行性。一是两岸文化交流的认同感不断走向深邃;二是有“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的先例;三是张大千与台北故宫有渊源,生前与之有良好互动,一方面张大千曾为台北故宫藏品作鉴定,一方面台北故宫数次展出张大千的作品(包括张大千去世后),创展览现当代艺术家作品次数最高纪录;四是除张大千捐赠的62幅敦煌壁画临摹本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他所捐赠的75件古画和19件文玩纸笔(详见《大风堂遗赠名迹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37月出版),以及其《庐山图》、《长江万里图》、《华岳高秋》等巨制;五是两岸均建有张大千纪念馆,这在画家中是唯一的——台湾张大千先生纪念馆(张大千先生故居,名摩耶精舍)隶属台北故宫博物院。

 

总之,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意义非同凡响,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这个展览,数年前我便深深冀盼,并在《心读台北故宫》一文中呼吁(详见所著《台湾文化之旅》7778页,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出版;《文史杂志》2009年第1期)。对这个展览的认知,绝非仅仅将两岸所藏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放在一起就算“珠联”。这个珠联展应该在《富春山居图合璧展》的基础上,办得更有深度、更显创意、更富特色、更具展示性、更能体现中国“和合文化”的魅力,甚至在同类型的展览中具有示范性和前沿意义(包括功德意义)。至于届时配合《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文化运作:一是两岸共襄盛举出版 “完整”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集》,以及其他系列印品;二是分别举办中国敦煌学、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及其展览所唤起的“中国文艺复兴”的时代意义等专题学术报告会,以此上升与欧洲文艺复兴媲美的国家话语权;三是以此拓展文化创意产业,构成文化产业链,包括旅游、影视创作、邮品(票、卡)发行、高仿真品制作、国钞版(币)发行等,以及佛教功德意义的;四是提请国台办、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促进会(包括知名企业。《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便是招商银行资助的)在道义和经费上给予支持;等等。

 

(此系作者201158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中发言的部分内容。后有补充和修改。)

   

此倡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及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