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在北京隆重开展 |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馆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7-30 17:19:3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
|
“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了展览开幕式,展览时间为2009年7月23日至8月13日。 海峡两岸艺术家首次携手在两岸重要美术馆集中展示当代艺术作品,体现了两岸艺术家和观众,通过艺术进一步了解和沟通的愿望;说明两岸的美术事业有共同关注的内容和求发展的基础;表明由两岸美术馆共同关注和推动两岸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展览由中华文化联谊会、财团法人台湾美术基金会、中国美术馆、台湾美术馆共同主办,上海文化基金会特别赞助。作为两岸的艺术交流展览,首展已于2009年5月23日至6月28日在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展出,现在展览移至北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7月25日下午,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王文章,文化部港澳台办副主任、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侯湘华,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钱林祥,中国美术馆副书记殷福,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台湾美术基金会荣誉副董事长、台南艺术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教授张誉腾,财团法人台湾美术基金会监事谢文昌,台湾美术馆典藏组组长薛燕玲,台湾艺术家郭振昌等出席了开幕式。 “讲·述”作为此次当代艺术展的主题,它的基本内涵,是基于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人和人,人和环境关系的演绎和展示。也传达出当代艺术所呈现的“交流”和“对话”的文化特性。“讲·述”,既有作为“讲”的主观表达意愿,也有作为“述”的客观传达特性;既有“讲述”者,也有“倾听”者。然而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可以相互转换;往往呈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生共存,流转变通的状况。 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认为:“展览以‘讲·述’为主题,旨在展现两岸当代艺术与自身现实条件的创造图景,同时又呈现两岸艺术家在语言方式上共同的文化特征,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建构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 台湾美术馆薛保瑕馆长提出:“以‘讲·述’作为主题,主要探讨当代艺术在叙事面向的多元可能性,并基于两岸相同的文化底蕴与相似的文化处境,开展更广阔、更深入的艺术对话空间,以激发开创性的艺术语汇及文化向度。” “讲·述”展览由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和台湾美术馆薛保瑕馆长策展,执行策展人是中国美术馆的研究员徐虹女士和台湾美术馆研究组的潘显仁先生。展览内容分为三部分:历史与记忆、现实与反思、个人经验与公共空间。这几个部分既涉及历史演变、社会状况、文化传统等“宏大”叙事,也体现个体感受、经验及思考的“微观”语态。两岸参展艺术家共59位,艺术新人和成名艺术家都有。选择了他们切合展览主题,在艺术观念、视角和语言形式上有独特表现的近年新作。 为了让大陆观众更好的了解两岸当代艺术发展状况,中国美术馆印制了精美的展览图录和教育导览手册。展出的每一件(组)作品除了简短的介绍和语音导览之外,公共教育部还组织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向观众进行讲解,并且还将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分别组织不同项目,邀请艺术家和青少年一起面对面地讨论和动手制作艺术品,组织专家给公众作当代艺术的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