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真实平静 国际画廊博览会看当代艺术现状(图) |
作者: 文章来源:每日新报 马驰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4-23 11:18:5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
|
![]() ![]() ![]() ![]() 日前,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厅举办的第六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闭幕,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原因导致今年的博览会少了很多欧美画廊。此次博览会从100多家有意向的画廊中选出84家画廊,主办方仍然坚持做一个有自己独特价值的博览会。虽然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讲,也显示出当代艺术的最新活力,但是经过市场的暴涨与退潮,当代艺术仍然显示出一种不真实的平静,这或许就是艺术家们要面临的焦虑。 从现场看,主办方今年大幅增加亚洲画廊的参展比例,首次参展画廊的比例高达50%,包括了来自蒙古、叙利亚、巴基斯坦等地的画廊,体现出主办方着力在营造“新鲜感”的良苦用心。 在一楼展厅里,一批似熟非熟的面孔开始占据观众的视野:韩国的阿拉里奥画廊推出了年轻当代艺术家李继开的作品;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选择了杨波、颜磊,同样也是两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索卡艺术中心则拿出了箱底宝贝赵无极、洪凌的作品。此时此刻,即使是一向讳莫如深、深居浅出的画廊老板们,也都学会了在媒体面前积极宣传他们的新鲜“武器”。而那些所谓的“大腕”级艺术家们的作品则悄悄躲进了外国画廊内,不大的尺幅倒是显出几分精巧与羞涩。从现场可以看到,类型化、符号化的作品少了一些,今年呈现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显得更加丰富了。但是,大家都认为当代艺术处于市场低谷的时候,也正应该是艺术家们更加用心去创作的时候。然而从此次现场来看,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仿佛还是太少。 二楼的展厅相对安静很多。这里举行的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呈现的是亚洲优秀新锐艺术家作品,有许多作品是可以和观众互动的。里瑞欧·萨尔瓦多的作品《不要触碰艺术作品》,就是由观众自由弹拨琴弦使内部结构裸露的金属吉他发出悦耳的声响,这些都展示着亚洲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与新鲜活力。相比一楼的商业化呈现,二楼的展览主题性强,艺术家的个人风貌比较清晰,对于普通参观者和藏家来说,这里是发现有潜力的后起之秀的好地方。
夺人耳目的大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