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盛酒器皿西汉青铜蒜头瓶 瓶口仍有木塞痕迹(图)
作者: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9-4-17 13:38:0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日前,一位藏家携带一件铜瓶到山东省收藏家协会的鉴定现场,请负责青铜器鉴定的张颂斌先生“掌眼”。这件铜器高约30厘米,长颈大腹,腹部直径约在20厘米左右,铜器黄中显暗红色,上面布满铜锈。 

    张颂斌先生鉴定认为,这是一件西汉的酒器,为青铜蒜头瓶,这种瓶流行于战国晚期到西汉时期。因为存世时间短,所以相对比较少见。称其为蒜头瓶,是因为它的整体形状像一头大蒜;而且瓶口也是蒜瓣状。当时的人们用它盛满酒后,用木塞密封瓶口保证酒不挥发,现在瓶口还有木塞的痕迹。

    与有些常见的蒜头瓶不同,该瓶个头较小。多数蒜头瓶高约40厘米,腹部直径在25厘米左右;而此件高约30厘米,腹部直径为20厘米。这种铜瓶属于汉代生活用器,在腹壁上还有当时铸器常见的垫片。 

    既然是青铜器,为什么它的颜色是黄中显暗红色?张颂斌解释,这与当时流行的青铜铸造中加入的合金比例有关系。因为纯铜在浇铸时有铜液黏稠、流动性差的弱点,所以当时在铸造中都加入少量的锡与铅,目的是为了改善浇铸时铜液的流动性。加入锡、铅后浇铸出的铜器不会出现缺陷。在铸造完成后,铜器表面要进行磨砺,将铸痕磨掉,增强外观的美观。 

    汉代青铜器无论从器形、纹饰还是从铭文上都体现了由祭祀礼器向实用器的转变。西汉时期,传统的青铜礼器如鼎、钫和圆壶等占主导地位。与传统的青铜礼器相比,这些礼器不注重纹饰,多为素器,礼器性质衰退,突出其生活的实用性,但造型完整、美观。与夏商周青铜礼器相比,汉代青铜器的实用性和商品性得以充分发展。 

    在考古中,汉代墓葬中发掘出的礼器少。相应的,日常用器如餐具、铜灯、熏炉等出土较多。在出土的文物中,酒器占一定比例,有些酒器出土时还盛着2000多年前的古酒,这反映出当时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这些器具。比较典型的像满城汉墓出土的鎏金铜灯等青铜器,都代表汉代青铜器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