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醉心山水,彰显国粹——记中国“山水九段”著名书画家段云华
作者:  文章来源:国家美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8-6-10 14:46:4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在围棋里,九段为最高。而如今这“山水九段”是何意?又有何来由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跟段云华先生约好了采访的时间,一进门就看见地上放着一幅刚刚完成的一丈二的山水画,画中正是北京著名旅游景点——颐和园。虽然已经去过颐和园两三次,但都是跑马观花,一直无缘佛香阁,更别提颐和园的整体布局了。也算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吧。今天突见这颐和园的整体风貌不由得兴趣大增,于是就让段云华先生从这幅表现颐和园全景的画的创作开始说起。

    耗心尽力,巨幅制作

    要说这北京城,段云华虽不敢说是了如指掌,但也应该算是足迹遍布了。因为酷爱画画的缘故,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喜欢四处走走看看写写画画,想为自己的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这幅颐和园全景图是以颐和园最出名的佛香阁为主题来表现的。旭日初升,空中泛起点点金光煞是好看,远处的亭子在微薄的山雾中若隐若现。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湖光山色微波粼粼,近处游人三两,聆听着远处山林中传来的阵阵悠远的钟声,宁静中却又不乏热闹的情愫传递着,身临其境。

    段云华说,很早就有朋友想要几张关于北京的山水画,自己犹豫着不知道应该画些什么。突然有一天路过颐和园,走进去转转。这么漂亮的一个地方自己为什么不把它画出来呢?这不正是北京山水、园林的缩影吗?

    有了这种想法的段云华就开始到颐和园写生,一待就是二十多天。写生回来,颐和园的景色佛香阁、苏州街、昆明湖、排云殿大概都在什么位置他都了如指掌了。但是颐和园的范围这么大,风景也很多,而且都不在一块。如何把这景色糅合在一幅画里,来表现颐和园的整体风貌呢?有些亭子原本在很远的地方,就加一云彩云雾。旭日初升,周围的云彩似乎都被染上了点点的金黄。微薄的山雾慢慢消散,山林一片翠绿惹人怜爱。和谐的色彩、巧妙的构思、悠扬的意境,这样一幅颐和园山水画花了段云华整整一个月的心血。

    然而段云华却告诉我们画山水其实一点都不难。最难的是画马,尤其是各种动态的马是最不易掌握的。画马居然那么难,画百匹形态不一的马岂不是难上加难?

     说着看段云华又拿出自己的另外一幅巨作,一幅八米长的绢画——《百骏图》。

    《百骏图》上画的是郊原牧马的场面:卷首为两棵盘郁、古拙的巨松,透过树隙,看到牧马账篷和三位身着旗装的牧马人,不远处一位牧马姑娘正在河里为马儿洗澡。画中一大群原地活动的马匹,或立、或卧、或交斗、或觅食、或翻滚嬉游,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马群的上部,一位牧马人正赶动着八匹马向这边集中,另一位牧马者正以套杆追逐着朝相反方向喷跑的白马;画幅右边,一条弯曲的河道,一群马匹在牧马陈的带领下已抵达对岸,有的马匹上在河心中泅游,几位牧马人亦骑马缓缓向河边走来。这样一幅画,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苍翠的劲松,形态各异的马儿,悠闲自得的牧马人,缓缓的溪流,争幅画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浮想联翩,不禁想变作牧马人就在这画里生活。

    虽然是临摹别人的作品,却也能多多多少看到段云华的绘画功底了。段云华却说《百骏图》就算画得再好,毕竟也还是临摹的。这只不过是再现了原绘画者的意境,八尺长的《壶口瀑布》才是自己最为推崇的画作之一。

     卷轴在展开的一瞬间,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叹了。近看,画中似乎展现的是黄土高坡遍地黄沙的苍凉之美;远观,才发现表现的是黄河壶口瀑布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雄壮之美,段云华说,看见壶口瀑布的那一刻,他也惊呆了。黄河流经此地被两岸的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烟波浩渺,威武雄壮。他不禁起了画意,为了找一个最合适的视角,段云华铤而走险接近了主瀑。等写生结束,他才发现自己差一步就葬身黄河了。

    回到家中,每每梦见此景不禁一身冷汗。黄河的磅礴气势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工笔的细腻不能展现黄河瀑布的那种豪迈。还有那种透视感,也一直在段云华心中琢磨不定。一天夜里,他灵感突发。以黄色为主色调总体色彩不变,为表现黄沙的流动就必须让色彩丰富起来变得有层次感。这样一来黄河的水似乎都流动起来了,水好象也活了。就这样远距离观察,近距离描绘。黄河的那种恢宏气势是人们远观而感,这种画就必须比较粗糙。激动得再也睡不着的段云华起身开始做画。画幅很大,他不能不跪在地上,夜晚时分的地板冰凉刺骨就这样跪在地上整整一个晚上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这幅《壶口瀑布》堪称是段云华的代表之作了。

     一位朋友见段云华的山水画,画得实在是很出色,于是就建议说“段,是姓;九段,在围棋段位制中最高;山水,正好合山水画的主题,且有三三得九之意。谐音也很好。”号称“山水九段”也就水到渠成了。

     沉醉其中,自学成才

     小时候家里很穷,看见别的孩子都拿着零花钱买好多好多的小人书,这让段云华羡慕不已。段云华笑着说,“那个时候自己还是挺有经济头脑的,看见别的孩子有零花钱自己没有什么钱。我就去买了几本小人书,其中就有浩然先生的《艳阳谈》。我就开始临摹,一宿一宿的画,一宿画一本。等第二天,一毛、两毛给别的小孩子。七八十年代也就这个价格了。其实那个时候画的作品都是很不成功的,全都是临摹的。”想想看大冬天下着穴,段云华映雪画画,一画就画五六个小时。一边学画画一边给自己挣些零花钱。八岁孩童的单纯“梦想”,就这样开启了段云华这一生的艺术生涯。

    渐渐喜欢上画画的段云华,得空就跑到寺庙里去看人画玻璃画。还没等他把画玻璃画的技巧全部掌握,寺庙里的工程就结束了,画师也走了。段云华有些沮丧,可依然尝试着去画玻璃画。文化馆馆长见他对画画情有独钟,便决定受下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在师傅的细心教导下,他很快就掌握了玻璃画的作画技法。不久名生大噪,整个县上的人都想邀请他到家里去画玻璃画。

    段云华说,当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就只能画画当地的风景——吕梁山、黄土高坡或者老人的肖像,还有各式各样的动物。这些看似必然却又很偶然的作为,为他将来在书画艺术的发展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七岁当兵离开了家乡来到北京,才有机会真正地接触到国画。在老家、段云华没有画过几张国画。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在哪儿能买到宣纸,但是到处都能看见那种糊窗户的纸。那个纸张比较粗糙,不适合画画,但却也能够在上面练习。

    八岁开始临摹小人书,十多岁开始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画玻璃画、中堂画、屏风画,画画基本功的训练就这样一直没有间断。等到自己想学画国画时,也丝毫没有感到吃力。他说,学习画画并不是照搬书画而是应该学习书画名家的内在精神和他们的笔墨技巧。艺术讲究的是创新。段云华临摹过很多书画名家的画,比如齐白石、李可染,当然还包括过的一些画家郎世宁、毕加索等等。每位画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画风和表现手法,段云华在临摹的过程中汲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并一步步走向成功。

     段云华说,郎世宁的《百骏图》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发挥了西洋画中常应用的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前大远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了空旷深远之境界,并采用西洋画的投影之法使马匹、人物、土坡等极富立体感;而水的“以无代有”,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却是采用中国绘画的传统手法。临摹这样一幅作品,段云华体味着中外绘画艺术的之美,体会着中西绘画技巧渗透运用所带的前所未有的意境。

      无意争春,依旧香如故

      好的老师其实并不在乎学生表现得有多好,在乎的是能否在学习过程中看见你的进步,学习画画的道理也是一样,一味地临摹名家作品固然好。但单纯地临摹,不就成了赝品的制造者了吗?现实中往往是小错误成就大事业。学习绘画时,画得不好就或者是溅上几滴墨汁,把墨汁改画成石头隐藏起来,修改修改,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风格。说不定溅上几滴墨汁还能够成就一幅佳作。

    一丈二的《三峡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不小心溅上了一小滴朱砂,段云华立马把山附近的缕缕云霞幻化成一抹淡淡的红霞,整幅画立马变得和谐生动起来。淡淡的云霞伴随着初日的霞光温柔地撒在整个山林里,三峡的渔民乘一叶扁舟江内捕鱼,两岸巍峨的青山笼罩在薄雾中,三峡的清晨显得特别的宁静。别具一番风味。

     段云华不仅精于山水,而且还独具匠心。花鸟配之以山水的《欣欣向荣》就是如此。一位朋友特别喜欢这幅画,他便送与朋友。不曾想自己的画居然远渡重洋到了国外。段云华无奈地笑笑说,自己都还没有出过国,没想到自己的画倒是提前出去帮忙探路了。同事从加拿大出差回来,说是段云华发了,一定要请大家吃饭。原来同事在加拿大的一家博物馆里又看见了段云华的画。《钟馗闹鬼图》、《朝圣图》、《庐山恋》、《欣欣向荣》等国画被作为国礼,看赠送给加拿大、美国的亚太艺术博物馆、日本国世田谷区博物馆等国家和地区收藏。

     “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出名,画画就是我的个人爱好。”段云华说,他很热爱中国的古典问,一直都很想把屈原的《九歌》、《湘夫人》等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性的东西用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国画表现出来。

     醉心西部 ,画卷以长歌

     然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性的不仅仅只有中国的古典文学,还有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积淀。各民族的住房、服饰等等都是不可小觑的,各自都饱含着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些民族多在条件艰苦而边远的西部地区。

     要展现西部的风情,就必须学会吃苦再先。段云华说,从小成长的环境就比较艰苦,他熟悉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场面,也知道如何在会绘画中表现。“我也很喜欢西部的风景、人文、服饰等等西部的很多东西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中国独有的,外人是模仿不了的。比如苗家的吊脚楼、德钦藏族的“图土库房”、西藏的姑娘、朝圣的老人,都是多么具有民族特色的啊。这种画都特别具有震撼了,表现的是生活最真实的东西,最能碰触到人的内心,不管到那儿都特别受欢迎的。“

     一听说“西部长歌”组委会一行四十多人自驾车到西部的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去关注西部的大开发进展,段云华就激动得整整一个晚上没有睡着。他也想自己也为西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看过《西部长歌》宣传册之后,段云华就很想跟随着“西部长歌”到中国的大西部去,他希望自己能够画一系列的表现西部风情的画,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中国西部地区的景象,想用绘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西部地区的景象。段先生说他特别想参与这次活动,虽然没有办法全程参与这次活动,但是他却说“绝对要跟上西部长歌的步伐”。他希望自己能够利用假期到西部地区去采景、收集画画的素材。也希望活动组委会能够提供一些西行路上所拍摄的照片,让他更加全面地了解西部的现状,丰富“西部风情”的画卷。

      段云华先生很希望自己能够伴随着“西部长歌”的步伐,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画卷以长歌共同展示西部的风情。希望段先生的《西部风情画卷》能够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渊源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