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馆5月12日讯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联主办的“生存的风景——祁海峰油画作品展”今日下午在我馆开幕,展览集中展示了祁海峰先生近2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30余幅,近期雕塑作品20余件。油画作品包括“乡土风情系列”、“红色涌动系列”、“超现实系列”等三个阶段的典型代表作品。其中装置《生存的风景》、油画《愚公移山》、《渡》、《泳者》、《惊恐的羊群》等作品,巨大的尺幅不仅形成视觉的震撼力,更让观者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成为画面中的一分子。和油画作品精神格调非常契合的20多件雕塑作品全部为最新创作,在展览中两者遥相呼应,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开创了一种新鲜的展览形式,也为参观者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生存的风景”。
此次展览将展出祁海峰近年来的油画创作及装置作品40余件。
易英先生这样评论他的作品“祁海峰的目的不是表现风情,而是表现人的生存,表现那种坚韧顽强的力量。在这种表现中,他也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其中,在他的画中没有具体的事件,只有意象和象征,没有明确的能指,而是模糊的 空间,更像是红色笼罩下的集体记忆,借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样式,从抽象表现到传统山水反映出祁海峰的形式追求总是有文本的依托,尤其是现实的经验不可能让他在书斋画室里凝思,但他那种表现的语言却是从山水中锤炼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的生存的主题与乡土一脉相承,他仍然在表达一种个人的经验与判断,尽管不是那种直接的亲身体验。题材发生了转换,但主题没变,而且还以大写的人表达了新的关怀 。”
近期的装置《生存的风景》,油画《愚公移山》、《渡》、《泳者》、《惊恐的羊群》等则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他渴望在当代艺术领域进行视觉追问的浪漫情怀,他的装置即是对这种寻找的最佳注脚,“反映了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人的迷茫、困惑、思考、奋进,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可以视为与都市绘画相辉映的中国底层文化变迁的图像标本。”(殷双喜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