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08 80 当代80后艺术家联展——自我·梦幻·奇遇
作者:  文章来源:国家美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08-12-17 13:22:4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我们,曾被喻为“垮掉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我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汶川地震和奥运圣火保卫战中燃起民众的爱国热情;我们,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长大;我们,用自由、张扬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个时代的认知。
 
    我们,就是出生于1980-1989年之间,被称作“80后”的一代人。我们的成长,见证的是整个中国由相对落后到崛起腾飞的过程,接触的是层出不穷的各类新生事物,面对的是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之下遗留的种种隐患。我们在矛盾中成长,过早地失去了童心,在用冷漠的双眼打量世界时,内心却又执拗地停留在童年世界。因此,这一代的艺术家,喜欢用变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双重情感;用跳跃的色彩,多变而可爱的形象来抒发我们的艺术宣言——我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
 
    本次联展,集结了彭斯、姜川、伊慧、赵亚南、王军、杜华、赵祯、李渊博共八位80后艺术家的作品,通过他们多元化的创作,为观众呈现出姿态各异的一代人的内心景观和对外部世界的种种观照。在这些艺术家中,有的用精致可爱、色彩斑斓而又颇具新意的卡通人物形象来讽喻(影射)被商品化大潮侵蚀的当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物化现象,如赵祯和王军的作品;有的用明亮、跳跃的色彩,用最张狂的方式表达内心不受约束的艺术激情,展现“独生一代”艺术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的体验,如伊慧的画作;有的善于编织忧伤童话,展现青年对自我的虚幻想象和对爱的猜疑表白,像赵亚南,他用硝烟弥漫来映照花样年华,左手美丽右手残酷,照出了后工业时代的道道阴沟;有的则沉浸于古典世界,像彭斯,他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中关于“魏晋风度”的美学精神,用古代情怀表达抽象的、超现实的、他心目中真正的今日世界;还有的,如杜华,则用浓重、堆积的色彩涂绘出内心欲望的颤抖、对濒临死亡的体验,对美丽的终极理解;李渊博的作品暗示了人类的动物性,写实地刻画当代人的孤独无奈及浮躁不安;而姜川则选择用最直接的叙述方式来表达纯粹的记忆和不加修饰的情感。
 
     在这些80后艺术作家的作品中,观众看到的是形式上大胆的创意和用色的自由,内容上独特的视角和锐利的艺术批评精神。他们用各自的叙述方式表达或展现生命个体自我能量的释放;他们勇于自我批判并反省都市丛林中人被异化的动物性;他们比一般人更迷恋回忆,沉浸童年世界的无限遐想;他们习惯于展望,习惯于用独立精神努力追寻这个时代新人类的前途。

    曾几何时,80后的艺术创作一度被误认为是青春期的冲动,然而,时间的累积沉淀了才华,他们已经可以在面对整个世界时毫不迟疑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原先的冲动已然转化为创作才能,并且更加纯粹、干净、执著、自由。欣赏他们极富才华的作品,无异于踏上一次奇异的旅程,收获无比自由、清新而真实的灵魂。
                                                   ---赵新锐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