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de Goya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7-7-6 19:02:4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

    (1746冯特多多斯,萨拉戈萨 –1828波尔多)

    我们可以这样说:弗朗西斯科·戈雅,这位天才的画家为绘画上的现代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并开创了伟大的当代绘画史的纪元。戈雅的画正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见证,并为以下时代的西班牙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卡洛斯三世 (1759 - 1788)后期,独立战争(1808-1813)时期,以及在戈雅去世后五年才终结的斐南多七世的统治时期(1814 – 1833)。画家通过他朴素的视角,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创作,向我们描绘了他生活的时代。

    戈雅还很小的时候就在萨拉戈萨开始学习绘画。他从师于何塞·鲁赞。鲁赞是卢卡·乔丹的继承者,是一位风格较为谨慎的巴洛克式画家,他教给戈雅的一些绘画原则尽管正处于衰微之中,但却帮助戈雅迈出了绘画艺术道路上的第一步。他来到马德里投考圣斐南多皇家美术学院,在经受了接连两次的失败以后,戈雅自行去了意大利旅行。在意大利,戈雅所处的艺术环境从洛可可主义转为了新古典主义。1771年他回到了西班牙,在萨拉戈萨城柱上进行露天绘画。他在那里认识了帕约(Bayeu)一家,并和巴耶乌德妹妹何塞法(Josefa)结婚。经过帕约的推荐,弗朗西斯科·戈雅进入到了马德里皇家挂毯工厂工作,绘制壁毯草图。这份工作为弗朗西斯科·戈雅打开了通向宫廷之门,使他得以见到王室的成员。从此,那些贵族和幕僚们、以及一些艺术家们逐渐认识了他,他也从一个壁毯图案的设计和绘制员转而成为了肖像画师。

    在这一段时间里,和周围的人简简单单的快乐心理所不同的是,弗朗西斯科·戈雅也怀有着一些其他的忧虑。在1792年到1793年之间,他生了一场大病,险些丧命,最终变得耳聋了。至今,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画中看出他对皇室及贵族的生活恶习的嘲讽,以及对教会的迷信和宗教裁判所专横跋扈的行为所持的批判态度。他通过画笔直截了当、毫不留情地鞭挞了周围社会的野蛮、罪恶、冷酷和愚蠢的现状。

    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生活有序地围绕着他所钟爱的版画展开。在1790年到1800年减他创作了很多肖像画,一系列的插图,宗教画,以及圣安东尼奥-德拉弗罗达教堂圆形天井上的露天壁画。新即位的国王卡洛斯四世以及王后玛丽亚·路易莎作了戈雅的保护人,并委托他画很多画,其中也包括完成于1800年的王室成员的肖像画《卡洛斯四世一家》(现存于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那些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已经渐渐被摒弃,戈雅将他独具特色的巴洛克风格运用到了画作之中,在表现形式上不仅拘泥于惯有的模式。

    戈雅的画作风格多样,从众多作品中能够看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一些现代绘画流派的风格。他在西班牙独立战争之前的几年里的作品,几乎已经成为了这场巨大灾难的预示;而战争爆发之后, 这些画作就成为了独特超群的现实记载。战争的爆发及其灾难性的后果给戈雅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他要将这种巨大的愤懑通过一种激烈的形式宣泄出来:人类的非理性。这种情感的宣泄在戈雅的一系列版画作品以及其他形式的绘画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国家间的战争、个人在中年以后充满悲剧色彩的生活,斐南多七世对自由派人士的迫害以及亲法分子的胡作非为,都剧烈地刺痛着画家的心灵。戈雅拿起画笔,通过描绘一些寓言故事中的巫师、怪物、甚至来自“阴间”的魔鬼的可怕、残忍的形象,隐喻地表达了对现实中的黑暗势力的不满。

    在“立宪三年”(1820年-1823年)之后,斐南多七世复辟,戈雅准备流亡海外。他迁居到了法国,但并没有去他所熟悉的巴黎,而是定居到了波尔多,在那里,他不顾高龄,继续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绘画创作之中。他甚至于开始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平版画和微型画。也正是得益于这一段时期戈雅的勤勉工作,我们才得以欣赏到他的种类更为丰富的作品。戈雅于82岁高龄去世,遗憾的是去世前他没能回到曾经进行了大半生绘画创作的祖国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