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农历 6月25日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拍卖行情 >> 市场聚焦 >> 正文
艺术品背后的炒作 细看拍卖场里的托儿
更新时间:2007年09月19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背后的炒作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被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是红红火火,收藏正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中国内地最“火”的投资方式之一。《收藏》杂志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收藏500多项,3000万收藏者热衷此道,约占全国人口的3%。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1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书记许天申说,文物艺术品升值的潜力非常大,拍卖市场上基本上是一年升值30%至50%,有些文物过两年再拍,升值一倍,这种情况刺激了很多资金投资这个领域。目前非常多的藏品在国内拍卖会上屡屡拍出“天价”,而这些价格的人造痕迹明显。 

    夏志峰证实了许天申的看法,据他介绍,藏品市场的投机者操作方式和炒股票一样,先投入巨额资金,大量收购某个时期的古玩,使其价格一路飙升,炒起来后,再慢慢“放水”。这些投机分子就是那些拥有大量资本的投资商,他们和“行里人”合作,这些“行里人”一般都是在鉴定行业里混的时间比较长、有名气、看“货”比较准的人。投资商委托这些“行里人”去帮他找“货”,找的货都是投资商事先看好的某一类的“货”,比如玉器、或某个朝代的某类珍品。当“行里人”找到货了,投资商会大量收购这种藏品,达到垄断的程度,再和拍卖行合作,炒高价格。 

    “曾经有个拍卖行炒作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瓶,就到全国各地进行收购,进而垄断了整个市场。”夏志峰说。 

    投资商和拍卖行的联手炒作,让收藏热不断虚火增高,前不久上海市拍卖行10片甲骨文竟然拍卖到480万元。“再这样下去,收藏界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夏志峰对着记者无奈地叹了口气。  

上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您是第963789位访客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