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信息: 全国美术考级   培训基地公告(四)   星耀中华--爱心书画家正在创作之   严正声明   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名  
  当前位置:国家美术网 >> 新加频道 >> 话画和话家 >> 正文
宋元风格的守护者---访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夏永学
更新时间:2011年08月12日    来源:《中关村》

严秋声(北京) 

在中国美术界,大家都知道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盛名。一位画家如果受到该社的青睐,为其出版画册,那是很荣幸的事。因为该社是国内最优秀的美术出版社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社出版的画册即为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的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几十年来,这已经成了业内外人士达成的一种共识。 
而著名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家夏永学,近年来却频频地受到该社的约稿,该社竟派人亲自来京请其赐稿。目前该社已为他出版了三本个人专集画册。该社有关人员表示:许多书画名家都希望与该社签约出画册,但受到该社主动邀请的并不多。夏永学,这位与众不同的丹青妙手,有什么奇特之处?他深居简出,大起大落,宛若一条游弋在艺术海洋中的蛟龙,时而升腾在海面时而又悄然潜入海底,不闻其声难觅其容。但只要它偶尔出水,就令人惊奇和瞩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艺术人生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不久前的一天早晨,我轻轻地叩响了夏先生的家门。 

与张大千弟子们的不解之缘 
夏永学,号“冀中大夏”(因其身高)、又号称“双渔斋主人”,1943年生于河北省蠡县。他从小生活在潴泷河畔,六、七岁时就身背草筐,手持镰刀,与小伙伴们在田间割草,有时又下河捕鱼摸虾。是广阔的冀中平原养育了他,使他性格豪爽,胸怀坦荡。他的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极有眼光,1957年带领全家迁居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 
1960年,夏永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电影学校,该校只办了一年就解散了。乐观向上的他并不气馁,在1961年又考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先学习雕塑,后又改学特种工艺。自从进入该校时起,在国画教师王学敏(张大千弟子)的影响下,他深深地被王老师神奇的工笔花鸟这一传统的绘画艺术所吸引。他和另一个同学一起,每周六、日都去她家学画。一晃三年过去了,永学获益匪浅。1963年,王学敏又将他们介绍给自己的师姐、张大千的另一个弟子俞致贞,他和同学一起又跟着俞先生学习了五年,使他对工笔重彩的花鸟传统技法有了一定的提高。俞致贞教画与一般老师不同,她很少指出你画画的不足,而是让你自己来领悟。八年的学习和努力使他的工笔花鸟画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与名家的目标仍有差距。 
常言道:世间万物皆有缘。1968年春季的一天,永学正在北京中山公园里写生……他的身边聚集的游人正品头论足议论他的画,这时—位气宇轩昂的老者仔细看了他画的牡丹后轻声道:“小伙子,你走弯路了。”他抬头一瞧,老人那睿智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祥,“老师,您贵姓?”“我姓田,”“噢,您是田世光老师吧?”“是我。”过了几天,永学按照当年的老理儿磕头正式成了他的学生。田世光,我国著名的工笔花鸟名家,—代宗师张大千的得意门生。从那时起,在海淀区六郎庄小狮子胡同田先生的家中多了一个来去匆匆的身影。恩师严格要求,视其如子,学生虚心求教,业精于勤,他在写生方面下了极大的工夫,短暂的十年中,他的技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初露峥嵘 
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中国美术界终于迎来了十年浩劫后的第一个春天。不久,光明日报用了半个版面刊登了当时三位著名画家的力作。他们是: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另—位则是田世光的学生、初露头角的夏永学,年仅35岁,其作品是《洁白的鲜花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这一年,他的《春回大地》、《西山红叶》、《山丹丹》等多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还在《文汇报》、《福建画报》、《湖南画报》等多家刊物上发表。他的—幅源於叶剑英诗意的国画《夕阳无限好、霜重色愈浓》,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受到了美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他的绘画继承宋代和元代的传统,因他注重写生,所以在作品中又融会强烈的现代气息,形成了明丽清新、高雅古朴的绘画风格,师古却不泥古,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让人驻足难舍,他的作品笔触细腻,意境深远,令人深思,功力深厚,引起美术界的关注。 
当年京城画坛上,最负盛名的工笔花鸟重彩画家是田世光和俞致贞,而他们的弟子夏永学也不负众望,在1980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从此成为一名前途无限的青年画家。 

销声匿迹的十九年 
1980年秋季的一天,永学在北京著名的文化街琉璃厂的四宝堂里看画,忽然看见店堂里挂着自己的一幅作品,很是惊异,顿感汗颜。自从他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后,求画者接踵而來,碍於情面,憨厚质朴的他与其它画家—样,难免有几张应酬之作。见到自己的作品后他深深地自责:“这样水平的作品怎能出手示人呢?!”此时他感悟道:“无论画家的作品是为谁而作,但作品是画家创作的,—个有良知的画家要对他的作品负责。” 
他此时像被人猛击一掌,如梦初醒,果断地从画店中取回自己的作品。又到恩师家中,聆听田世光的教诲,痛下决心,从头做起。他潜心研读中外美术理论,学习观摩历代书画佳作,深入学习书法艺术,重读唐诗宋词等传世名篇,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和机会饱览祖国名山大川、国外的旅游胜地……在这十八、九年当中谢绝一切应酬,且不参加美术界的各种活动,潜心钻研,旁若无人。好一个永学,似乎从画界突然消失了,他的销声匿迹引起人们的一些猜测……但田世光是始终理解和关怀他的。 
沉默是为了更有力量的复出,十八年的耕耘最终换回了丰硕的成果,这期间他有近百幅作品完成。他的力作11米的长卷《安居图》费时一年方完成,这部作品后来还被电视台拍成专题片,并在多家电视台播出,受到观众—致好评。其间他的《菊谱》—书也由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很快销售—空。 
1999年至2001年,他创作的国画《回春曲》获得《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优秀奖;《我们的朋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清趣图》获《新世纪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优秀奖,还有多幅作品被多家报刊采用,并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同时被多家画报画册选用。 
在采访时,夏先生平静地对我说,正是那十八、九年的沉寂和学习,使他的创作思想得到了升华,他对国画艺术和宋代元代先贤的绘画技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他的笔下,花卉色彩艳丽而不妖媚,鸟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构思精妙,既有宋元的神韵又洋溢着浓厚的现代气息,深得书画界同行们的赞誉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已故著名古文字学者、博学多才的书画家大康先生亦对其所画的花鸟评价甚高。 

采华集萃 广取博收 
永学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当代著名的画家,并非偶然,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1965年,他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珐琅厂工作,文革开始后他又干起了鉗工。工厂在永定门外的沙子口,为了学习花卉的写生,他常常在上了一宵夜班后,又骑车去三十多里外的香山碧云寺内画菊花,路上只买了几个火烧,碧云寺—位姓董的养花师傅被他刻苦学画的精神所感动,为他摆花和提供开水,他—画就是一天……那些年,北京动物园和许多公园里都曾留下了他写生花鸟的足迹。 
1970年,他被调到颐和园游园指挥部工作,工作之余和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他都放弃了,而是专心地写生和去田世光家中学画。1980年,他又调到国家建材局负责国内外展览会的工作。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切时间观摩和学习国内外美术家的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近卄年的时间,因为办展览,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全世界。采访中他幽默地说:“这个地球上,除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外,我差不多都去过了。” 
1994年,他们单位参加俄罗斯的一个展览会,俄方邀请他们参观冬宫,夏永学却独自—人來到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那里汇集俄国近300多年许多画家的精彩作品,他从早上八时开馆到下午五时闭馆,九个小时不吃不喝认真观摩,离开美术馆时,险些晕倒在地……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他利用一切机会开阔艺术眼界,向中国古代和西方的画家学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他的画室兼书房中,我看到他颇丰的藏书,古今中外美术理论、书法绘画、名人字帖等,琳琅满目。 

令人叫绝的“复出” 
夏永学因为工作忙和潜心研习绘画,在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后,一直没有参加美协的任何活动。由于“17年未交会费,未参加美协活动”,被美协视其“自动离会。”1998年秋,他希望重新加入美协,答复是:“想恢复会员资格,要有三幅作品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入展或获奖。”平心而论,对于一个老会员來说,这些条件的确有些苛刻。 
但他并不气馁,在家中准备了三幅作品。恰逢1979年盛世,那三幅作品幅幅出彩,全部入选,有的还获奖,真是宝刀不老、神來之笔。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闪电般的复出,在当年的美术界一时传为佳话。要知道国内多少画家一生都向这个目标冲击,有的画了二十年了,仅差一幅作品入展、获奖也未能如愿。而他在一年之内竞连中三元,足见他那雄厚的实力。 
采访至此,我望着沉吟微笑的画家,心中充满了崇敬。不知为什么,我在他的身上似乎看见了张大千及其弟子田世光等气宇冲天、洒脱不羁、幽默诙谐的个性和风采…… 
鉴于夏先生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工笔重彩花鸟绘画方面的艺术造诣,和他在继承宋元两代工笔花鸟传统方面的突出成就,2008年春,北京市文史舘将他的材料报统战部批准后,又经市政府同意,聘请他为“文史馆舘员”。众所周知,对于一个文史工作者來说,这是极高的评价和难得的殊荣。因为文史舘员的聘任极为严格,每年受聘的廖廖无几。采访中他谦逊地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馆的舘员,对我來说既是荣誉更是鞭策……” 

宋元风格的守护者 
在夏永学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不与人同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他是画家但不轻易卖画,而且其画也不轻易示人。他爽朗热情,却十分低调,从不主动接受媒体采访。这次是应《中关村》杂志之邀才接受了我的采访。30多岁时他的画就与李可染、李苦禅等一起展出,但他牢记恩师田世光的教诲:“画,要有自己的面貌,要创出自己的风格。”近些年來,有些画家急功近利,可他却更加踏实地读书画画,从不为名利所惑。相反,他正抓紧—切时间进行创作。 
欣赏他的画的确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翻开他的画集,《三月春暖燕飞来》,—只呢喃的小燕轻落在开满梅花的树枝上,令人感到徐徐春风迎面扑來;《果熟雀丰食》则把人们又带到金秋之时,几只馋嘴的麻雀正朝红翠欲滴、张裂出珍珠般果实的石榴奋力飞去,那可爱的样子令人好笑。他的每一幅画都是—首诗,每—幅画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展示和赞颂,令人鼓舞,让你心旷神怡,把你领入一个美好的境界,激发出你对大自然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挚爱…… 
他的绘画秉承宋元技法,笔下花鸟形神兼备,气蕴生动,典雅秀丽,清新温润,色彩上浓而不滞,淡而不薄。从他1961年学工笔花鸟画,至今近五十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他认为今天的成绩与张大千的三位弟子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王学敏、俞致贞、田世光都是他的老师。但他成了田世光的关门弟子后,恩师严把手教,从整体到局部,—个树枝—个树杈地教他,更令他难忘。 
他与著名画家许麟卢、王雪涛、李苦禅等交往甚密,他虚心好学,常随田世光去他们家中。他从前辈们的交谈中受到启迪和点拨,受益颇多。他和著名的康殷先生和康家兄弟也是好友,他和康四还是同学。采访中,他忆起1979年他获得第一笔20元稿费时,他请大康吃饭时的情景……由此看出他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 
夏永学是个极有个性的画家,不随波逐流,不趋名附势,在改革大潮汹涌,拜金主义泛滥的今天,他能独立思考,继承古人绘画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我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具有凝重而浑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继承的东西还很多。让我们期待着他有更瑰丽的作品问世,让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艺苑迸放出更加光彩耀人的艺术光辉。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广告刊登合作伙伴免责声明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帮助HELP
版权所有 国家美术网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服务热线:15901158261
Copyright · 2005-2007 www.gjms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28452号

友情链接
  • 老虎机上分器
  • 游戏机上分器
  • 老虎机
  • 老虎机破解器
  • 解码器
  • 汽车干扰器
  • 地磅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上分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定位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
  • 老虎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