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厘米长,100厘米宽,0.3毫米厚,吉林省长春市54岁的姜世闻先生在这样一卷“普通”的纸上,历经5年雕刻完成了长城的微缩纸雕,并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献给北京奥组委,以表达他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
微型纸雕展长城雄姿
在姜世闻即将拆迁的小屋,姜世闻向记者展开了自己的心血之作,“这是长城的起点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也叫老龙头……这是八达岭……这是嘉峪关……”他一边展画一边介绍,在红色的合成防水纸上,长城的雄伟景观跃然纸上。
“我的这幅长城纸雕长2008公分,是象征北京奥运会2008年召开,宽100公分,代表我们的奥运会一定会百分之百成功,我用‘公分’表示长度单位,也是想表达奥运比赛是公平的分争。而使用红色,是因为它是代表我们中国人的颜色。”姜世闻这样解释纸雕的含义。
而在蜿蜒的长城周围还刻有203只和平鸽,则代表将有20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北京奥运会。此外,纸雕的上下两边刻着56条龙和56条凤,象征中国有56个民族。纸雕的首尾还分别刻有“傲龙横山、高山峻岭”“雄伟长城、世界和平”16个大字,将长城宏伟的气势概括出来。
巧手妙思抒奥运深情
为了刻画出长城的神韵,姜世闻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找来以前游览长城的照片,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一年多的构思才确立基本构图。而实际雕刻的工作则更辛苦,“长城”上每一砖都要刻至少8刀,五年来他就用坏了近100把刻刀。每天近12个小时超负荷工作,更让姜世闻的身体“吃不消”,不仅早早戴上了花镜,刻画更需使用高倍放大镜,还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
但这些辛苦在姜世闻眼里都是值得的。“2001年咱们申奥成功,当时真高兴呀!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办奥运,我就琢磨着得为咱们的奥运做点啥!”姜世闻向记者讲起“纸雕长城”的创作初衷,脸上乐开了花。如今他的“纸雕长城”终于完成了,他又有了个心愿,“我要把它送给北京奥组委,这是我给奥运会的礼物,也是想让更多人通过我的纸雕了解中国文化。”
目前,长春市的有关部门正在帮姜世闻进行沟通,协助他达成心愿。
“现代愚公”的文化梦想
姜世闻除了雕刻了“纸雕长城”外,还临摹雕刻了“水浒一百零八将”、“清明上河图”等中国古典人物及名画,作品多达70余幅,这些都倾注了他“半生”的心血。姜世闻告诉记者:“我从小受父亲熏陶,喜欢画画、剪纸,后来自己又琢磨出‘浮雕纸刻’,我刻画用的纸都是自己做出来了……”而为了将这门自创的“浮雕纸刻”发扬光大,姜世闻辞掉了自己在国有企业的稳定工作,全身心赴在“浮雕纸刻”上,家里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没办法,既然我已经开辟出这条路,走上这条路,那就得坚持下去,像愚公移山那样坚持下去。”
而他的艺术成就也受到了肯定,作品屡获嘉奖,甚至有外国商人表示愿意资助他、购买他的技艺,但这些却被姜世闻回绝了。“我们中国人创造的艺术还是该留在中国,这样才能发扬我们的文化。”
“我想将来能自己办个画展,虽然我也不是什么艺术家。还想能找到个咱中国自己的企业资助我,办一个公司,让更多的人接触‘浮刻纸雕’,了解中国文化,……”姜世闻这样憧憬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