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以艰苦卓绝的西南地区写生和创作享誉画坛,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最富成就的代表性画家吴一峰,在去世十年之后,其二百件山水国画精品,将从八月二十日开始,在中国美术馆为期七天的展览中首次与北京观众见面。
吴一峰(1907-1998),浙江平湖人,一九二八年毕业于上海美专,一九三二年随师黄宾虹入蜀后定居四川成都。此后六十年时间中,他踏遍巴山蜀水,独步云贵高原,深入滇西边陲。又沿宝成铁路、岷江、嘉陵江、长江流域以及大巴山区腹地,作了大量的细致考察,对景写生,并以风格鲜明的传统笔墨,创作出大批富于时代特色和风物民情的优秀山水画作品。在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大家中,吴一峰与师友中的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各自代表不尽相同的写生方式与创作追求,各具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各不相同,互不取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历史地理的缘故,吴一峰的杰出成就被湮埋忽略。因此,著名美术理论家朗绍君将这次画展的举办喻为“掘开沉埋的历史”,中国美术界将由此“重新认识一位曾被长期忽略但真正重要的艺术家——吴一峰” 。他并强调吴一峰的“艺术作品、艺术经验和献身精神,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宝贵遗产。”
本次画展由中国美协、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厅、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一峰草堂师友书札》、《吴一峰山水画集》、《吴一峰艺术年谱》、《吴一峰研究文集》和《岷江嘉陵江山水长卷》亦同时发行。
这次画展共展出吴一峰70年艺术生涯中各个时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近200件,包括巨幛横幅、册页手卷、挂轴扇面,基本概括了吴一峰绘画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是吴一峰作品首次在北京面向全国的集中亮相。展品分别来自四川省各地各级博物馆、浙江省平湖市博物馆和吴一峰艺术馆、吴一峰先生子女以及社会收藏人士。目前,美术理论界、书画界、收藏界以及相关部门和机构,均对本次画展予与了热切的关注和期待。通过这次画展和学术研讨会,相信在各个层面对吴一峰及其山水画艺术的认识,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吴一峰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将在全国美术界引起反响和重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将会是美术界一个富有价值的课题选项和长期持续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次画展,仅仅是吴一峰走向全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