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西泠印社迎来创立105周年盛大庆典,活动内容包括主题创作、专业选拔、艺术展览、研讨交流等精彩节目陆续闪亮登场。
中国艺术品业的
回顾与展望
其中重量级活动当推将于11月6日至7日举行的“永恒的价值——首届杭州·中国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峰论坛”系列活动。届时,不仅是全国首次举办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峰论坛引人瞩目,还有中国浙江历代(古代、现代、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大型艺术品品鉴活动和中国古琴名家名曲鉴赏音乐会等精美套餐。
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钱伯皓副主任介绍说,在中国艺术品创作、交易、收藏与鉴赏活动日趋繁荣的今天,有必要对十几年来的中国艺术品业作一次全面的回顾与展望。鉴于此,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准备,将活动选择在了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举办,全国文博系统及中国艺术品鉴定领域的专家、学者,全国著名收藏家、投资者、拍卖行负责人、艺术经纪人、策展人及书画艺术家等将齐聚杭城,从理论到实践对中国艺术品业作系统梳理,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探索艺术品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
记者在新闻通气会现场看到了几幅难得一见的珍贵名画,其中明末“武林画派”的代表人物蓝瑛那落笔纵横、水墨淋漓、别具一格的画作很有吸引力。11月7日至16日将在杭州西湖美术馆展出的浙江历代书画名家精品展汇集了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代著名的200余幅浙派书画作品,不乏史上少见之经典传世之作,且从未在国内博物馆亮过相。有“浙派”代表画家之首明代戴进的《溪桥访友》、吴伟的《春江垂钓》、蓝瑛的《溪山垂钓》和清代诸昇的《竹溪图》以及潘天寿、黄宾虹等现当代大家的作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浙派画家作品展。不少人关切地询问,是否同时有经营活动?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叶子回应道:本次系列活动以学术研讨和鉴赏为主,没有经营内容,中国浙江历代书画名家精品专供欣赏品鉴。而这些难得一见的书画名家精品力作,全来自收藏家的私人珍藏,无一是博物馆藏品。由国内名家主持的艺术品品鉴活动和中国古琴鉴赏音乐会,也是为普通藏家搭建一个与全国著名鉴定家和专业人士交流沟通的平台。此次活动专家云集,内容丰富,精品迭现,不失为浙江的艺术盛会。
该活动由中国文联、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和西泠印社主办,浙江省美协、浙江省博物馆、《美术报》和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联合承办。
国际篆刻主题创作让西湖成为永恒
此前,在杭州举办的“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主题创作活动已取得了广泛影响。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海内外的250名选手在埋头创作,偌大个创作现场只闻金石交碰、敲击磨擦的“沙沙”声,场面甚为壮观。据悉,该活动自4月开始启动,面向海内外篆刻爱好者,在国内各地区及海外设立了10个赛点,通过大规模选拔、评审,最终遴选出了250名优胜者来杭州参赛。
250名选手在小小石头的天地里展开角逐,他们的金石作品让西湖美景成为了永恒。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向记者介绍,上世纪70年代,篆刻家韩登安曾以西湖名胜为题创作篆刻,距今已30多年。本次活动是西泠印社史上首次在选拔评奖活动中采用西湖主题,展示“和谐西湖,品质杭州”的魅力。该活动的重头戏是主题创作,250位篆刻爱好者的创作主题各不相同。“虞美人”、“江南忆”、“留余山居”……西湖名胜、与西湖有关的古诗词都呈现在小小的印章里。“接下来,我们会把作品集结成拓本,编成印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也是规模最大的西湖主题现场篆刻印簿。这本汇集中外名家的西湖篆刻拓本,将为西湖申遗增添一份浓重的文化色彩”,陈振濂如是说。
经过创作活动评审和文化综合测试,上海的金良良、杨祖柏,浙江的何国门、陈峰,广东的宁树恒五人从250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西泠印社的新成员。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认为,“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主题创作大会通过篆刻创作,描绘日新月异的西湖景观,突出历史文化底蕴,艺术地展示了“和谐西湖、品质杭州”的城市文化魅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也为西湖增添了又一笔文化财富。
开拓创新繁荣发展
以“汇融光大,团结和谐,开拓创新,繁荣发展”为主题的西泠印社105周年社庆,旨在充分发挥西泠印社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百年华诞之后的西泠印社社团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